金秋十月,庫車市215萬畝棉花陸續進入采收期。廣袤棉田里,雪白的棉絮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大型采棉機開足馬力穿梭作業,一幅“機器轟鳴采棉忙、朵絮歸倉慶豐收”的畫卷徐徐鋪展。
圖為裝運棉花 (王欣怡 攝)
10月11日,走進烏恰鎮克其力克村的棉田,一眼望去,雪白的棉絮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大型采棉機穿梭其間,伴隨著轟鳴聲完成采摘、收集全流程作業,隨即,1個重達1.5噸左右的“大金蛋”從采棉機中滾落地面,機械化采收的高效與忙碌撲面而來。
烏恰鎮克其力克村種植大戶崔明峰說:“現在全是機械化播種、采收,非常的方便,這個三頭的采棉機,一天一夜能采收200畝地左右,速度很快。”
烏恰鎮今年通過推廣優良品種和科學田間管理,棉花普遍長勢良好。目前,全鎮棉花采收工作已全面展開,已投入26臺大型采棉機參加采棉作業,積極對接好棉花廠商,為棉農提供優質的服務,切實保障好廣大棉農利益,全鎮的5.3萬畝棉花預計10月下旬全部采收完畢。
庫車市烏恰鎮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干部艾肯·克比說:“今年烏恰鎮推廣優質棉品種,還有配套的節水灌溉技術,目前我們預計棉花畝產量能達到500公斤以上。”
近年來,庫車市一方面引進先進農業機械,實現了從播種、施肥、灌溉到采收的全流程機械化作業,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減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重點培育早熟、優質、高產棉種,在提升棉花單產的同時持續優化品質,為棉花豐產豐收奠定基礎。
庫車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趙紅霞說:“庫車市通過落實‘百千萬’棉花高產示范田,將精量播種技術、機械化采收技術集成應用于棉花生產全過程,不斷引導棉農走科學化種植道路,為棉花高產、棉農增收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全市215萬畝棉花已經進入采收期,已采收65萬畝,預計11月初基本完成采收工作。”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 布阿潔熱姆·玉山 王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