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旅游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各景區創新推出“白加黑”全時段運營模式,白天民俗活動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夜晚音樂演出、篝火晚會、激光秀等特色業態點亮夜空,讓游客沉浸式感受阿拉爾的多元魅力。
據統計,雙節期間,第一師阿拉爾市累計接待游客近33萬人次,同比增長10.52%;游客花費達1.87億元,同比增長29.63%,兩項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全域旅游活力持續釋放。
紅色文旅弘揚兵團精神
國慶中秋假期,阿拉爾市紅色旅游景點成為游客“打卡”首選。作為阿拉爾市紅色地標的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精心策劃兩大主題臨展——《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抗戰中的新疆》,通過珍貴歷史圖片、文獻資料,生動再現新疆各族兒女支援抗戰的熱血事跡;《民族豐碑——血戰臺兒莊文物史料展》則以實物還原臺兒莊大戰的慘烈歷程與英雄壯舉,讓游客在參觀中感悟歷史、致敬先烈。除此之外,為應對客流高峰,紀念館增設免費講解場次,假期累計接待游客近1.9萬人次。
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內,游客正在參觀。
此外,三五九旅紅色演繹區的實景劇《三五九旅是模范》以三五九旅屯墾戍邊歷史為藍本,通過沉浸式表演、實景布景與特效的融合,再現革命先輩開墾荒原、建設邊疆的壯闊史詩,為觀眾打造了一場“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的紅色視覺盛宴,讓兵團精神在實景演繹中代代相傳。
實景劇《三五九旅是模范》演出現場。
體育賽事激活文旅市場
雙節期間,阿拉爾市將“體育競技”與“文旅體驗”深度綁定,多場特色賽事點燃游客參與熱情。9月30日,迎國慶自行車騎行大賽率先開賽,吸引阿拉爾市及周邊團鎮240名騎行愛好者參賽。賽事賽道以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為起點,串聯城市核心區、雪松河公園、塔里木河等標志性點位,既融入紅色文化元素,又串聯自然景觀,讓選手在騎行挑戰中重溫歷史的同時,也飽覽“一步一景”的城市風光。
10月1日至5日,沙漠之門景區舉辦第六屆汽摩越野拉力賽,成為假期文旅“重頭戲”。賽事匯聚全國優秀車手,其中30%選手曾征戰環塔拉力賽、艾丁湖拉力賽等國際賽事,競技水平再創新高。轟鳴的引擎聲、飛馳的賽車與大漠風光相映成趣,不僅為觀眾帶來震撼的越野盛宴,更推動“賽事+旅游”產業鏈發展,進一步打響阿拉爾“賽事文旅”品牌。
第六屆汽摩越野拉力賽現場。
沙漠盛宴引爆狂歡
10月7日至8日,塔克拉瑪干沙漠音樂嘉年華在沙漠之門景區震撼啟幕,成為雙節假期“壓軸亮點”。活動累計吸引近3.6萬名游客參與,躋身阿拉爾近年影響力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文旅活動之列。
本次嘉年華亮點十足:舞臺以“沙漠星河”為設計理念,將大漠夜空與現代舞美技術結合,打造出“沙海映星河”的沉浸式演出空間;尚雯婕、吉克雋逸、阿不都拉、艾福杰尼等知名藝人輪番登臺,用歌聲點燃沙漠狂歡;六大主題街區同步開放——星光觀演區、創意市集區、大漠藝術區、美食風味區、沙漠潮玩區、星空露營區,融合本地文化與潮流元素,設置DIY手作、沙漠越野、特色美食體驗等互動項目。不少游客還前往周邊果園體驗灰棗采摘,品嘗“沙漠里養出的三門青蟹”,真正實現“音樂+文旅+農業+消費”的深度融合。
塔克拉瑪干沙漠音樂嘉年華現場。阿迪力·艾尼 攝
塔克拉瑪干沙漠音樂嘉年華現場。阿迪力·艾尼 攝
活動傳播同樣“出圈”:一師融媒體中心聯合浙江廣電集團交通之聲等多平臺聯動報道,刊發內容超1000條,登上各類熱搜熱榜15條,總傳播量突破2.1億次,讓阿拉爾沙漠狂歡聲傳全國。
核心景區展現多元魅力
除特色活動外,阿拉爾市各核心景區推出個性化服務,滿足不同年齡段游客需求。沙漠之門景區的沙雕藝術園自10月2日開園后,成為親子游熱門打卡地,園內沙雕作品以大漠為紙、雕塑為筆,融合絲路歷史、紅色文化和賽車主題等多元文化,形成了一條壯觀的露天藝術長廊。
塔克拉瑪干沙雕藝術園。阿迪力·艾尼 攝
塔河源景區則聚焦“全時段娛樂”:無動力樂園、垂釣、卡丁車等項目全天候開放;每晚推出的奇幻夜游專場更成“吸客利器”,篝火晚會、非遺鐵花秀、“胡楊秘境”極光秀接連上演,為游客打造浪漫又震撼的夜間體驗。
天山蝴蝶谷景區也推出特色活動,生態垂釣、特色烤三文魚、刺激漂流、網紅小火車等項目,更讓不同年齡層游客找到樂趣,真正實現“全齡友好、全域可玩”。
天山蝴蝶谷景區。
游客體驗天山蝴蝶谷景區項目。
這個雙節,阿拉爾市通過“紅色+文旅”“體育+文旅”“音樂+文旅”等多種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假日答卷”。從紅色場館的歷史熏陶,到沙漠賽場的速度激情,再到音樂嘉年華的狂歡盛宴,阿拉爾以獨特魅力吸引八方來客,彰顯文旅融合發展的豐碩成果。
下一步,第一師阿拉爾市將圍繞“文旅融合、品牌賦能”持續發力,深化與援疆力量協作,挖掘三五九旅屯墾文化、塔里木河生態資源等特色IP,升級現有文旅活動,以塔里木河生態廊道為軸,串聯紅色文化、軍墾記憶、大漠風光、現代農業資源,完善“硬設施+軟服務”雙支撐,推進文旅服務技能培訓,優化景區管理運營,推動文旅產業從“活動引爆流量”向“業態持續繁榮”轉變,打造“一步一景、四季皆游”的生態文旅長廊,實現從“短期流量集聚”到“長期留量沉淀”的跨越,為阿拉爾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阿迪力·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