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佳節,庫車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庫車民歌、庫車賽乃姆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薩瑪瓦爾舞尤為亮眼,吸引著眾多游客駐足觀賞,還有許多游客與演員們一同起舞,在沉浸式互動中親身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圖為游客在品嘗美食 (歹淑麗 攝)
四川游客陳盈穎說:“庫車民歌非常有感染力,龜茲樂舞和薩瑪瓦爾舞也讓我感受到了庫車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庫車網紅打卡地龜茲小巷,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庫車小刀也成為游客關注的焦點。走進店內,櫥窗里陳列的小刀,刀身紋飾精美,刀柄鑲嵌著彩色寶石,既有實用價值又具藝術美感,庫車小刀手工技藝第三代傳承人阿不力米提·阿布力肯木正忙著給游客講述庫車小刀的制作技藝,游客們邊聽邊看,沉浸式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
阿不力米提·阿不力肯木說:“現在龜茲小巷的外地游客特別多,生意也特別好,一天收入差不多3000元左右。”
老城區之所以能變成如今熱門的人氣旅游地,和庫車市的舊城改造工程關系緊密,曾經的老城區老舊的道路,房屋經過改造后煥然一新,當地的各族百姓生活品質有了明顯提高,而如今火熱發展的文旅產業,惠及的還是本地居民,越來越多的居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熱斯坦老茶咖啡館店長張洋洋說:“我在2023年8月開的這家熱斯坦老茶咖啡館,生意非常好,看著家鄉越來越好,我們也是打心底里感到高興。”
推動文旅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業態、新主體、新模式,需要以提升游客體驗為落腳點,今年以來,熱斯坦街道陸續推進街巷升級改造,在優化游覽環境的同時,也為新業態落地、新模式運轉提供了優質空間載體,讓文旅融合的成果更直觀地轉化為游客的良好體驗。
庫車市熱斯坦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委員李寧說:“目前我們正在對非遺工坊進行提升改造,增設木工坊、直播間等。接下來計劃對街區的門巴扎、擊鼓巷、清城巷等特色街巷進行精細化改造,保留原有建筑風格,增設更多網紅打卡點和便民服務點。同時引入更多本土手工藝品店、特色美食店,讓老城熱斯坦既有顏值又有內涵,更好地滿足游客和居民的需求,讓我們的老街道煥發新的活力。”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 歹淑麗 克德爾婭·艾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