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成功啟動下閘蓄水,最大壩高達247米,標志著中國面板壩筑壩技術達到300米級世界領先水平。
圖為下閘蓄水啟動儀式現場(聶燦燦攝)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庫瑪拉克河中下游、溫宿縣與烏什縣交界處的大石峽峽谷河段,是國務院批準實施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第一批國家層面聯系的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12個試點項目之一。
工程建設克服了諸多困難,實現了多個首創。大石峽工程建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智能化技術進行全過程智能建設的砂礫石面板堆石壩,首次攻克了砂礫石壩料級配、含水率、壓實質量現場快速檢測的世界級難題,也是首個采用智能無人碾壓機群協同作業技術填筑的砂礫石面板堆石壩。這些技術瓶頸的突破,有力推動了工程建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助力大壩提前8個月到頂,沉降量僅為0.29%,遠低于設計值,保障了大壩建設優質高效安全,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和工程價值。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大壩智慧建設,對在同等地質條件下建設大型水利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和示范效益。大石峽項目搭建了“1平臺+4管理業務應用集群+5施工過程監控系統模塊+10大管控中心”的智慧管理云平臺,并通過BIM+GIS、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程建設、管理業務的深度融合,實現工程建設、運行智慧化管理。大量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的研發與應用,體現了新質生產力在水利行業的發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等,必將開拓和引領大壩建設新的更大發展,中國能建在面板砂礫石壩領域為世界貢獻了鮮活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中國能建總承包公司(葛洲壩三公司)、葛洲壩市政公司、葛洲壩機電公司等單位參與建設。項目概算總投資89.97億元,采用“PPP+可行性缺口補助”模式。總工期102個月,計劃2026年7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
工程建成后,將形成11.7億立方米庫容,相當于80個西湖,可每年向塔里木河干流提供生態用水,為超過800余萬畝農田進行水利保障,有效緩解阿克蘇河流域灌區春旱缺水狀況。同時,項目總裝機容量75萬千瓦,每年發電量可達18.93億千瓦時,承擔新疆南疆四地州電力系統調峰任務。(中國日報記者 毛衛華|聶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