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道經濟”升級至“產業經濟”,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再添兩個異地貨站,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航空物流新格局構建。
9月16日,第三屆“1+N”機場貨運發展圓桌會議在烏魯木齊召開。“1+N”的1指當年主辦方機場,N代表國內千萬級旅客吞吐量的若干個合作機場。2023年,國內11個千萬級旅客吞吐量機場參與了首屆會議,今年則有全國33家機場貨運單位、12家航司代表以及19家物流企業參加本屆活動。會上,新疆天翼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與廣東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互為異地貨站項目。
新疆機場集團天翼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朱麗吐孜·阿扎提拜克說:“各機場深化戰略合作,攜手推動了各機場在航線網絡口岸功能與產業資源上的深度融合。通過我們一站式的通關集貨和轉運,構建‘空空加空陸’立體化的跨境物流通道,全面提升了航空貨運效率。實現新疆農產品經過廣州、鄭州快速通達全球,廣州、鄭州的高端制造電子產品、跨境電商貨物經烏魯木齊高效輻射歐亞市場,進一步發揮兩地航空物流樞紐區位優勢,攜手開創了互惠互利共贏共享新局面。”
這一行業重要會議落地烏魯木齊,是對新疆航空貨運戰略地位的認可。會上,各方代表以“共促產業耦合、發揮智慧引擎、重塑物流降本增效新動能”為主題深入交流,圍繞產業協同與智慧賦能,探討航空物流降本增效的實施路徑,推動行業向“生態共建”轉型,發揮各地航空物流樞紐區位優勢,攜手開創互惠互利共贏共享新局面。加上今年5月建立的深疆異地貨站,目前,新疆機場集團天翼國際物流公司在國內已擁有三家合作的異地貨站。
深圳市機場國內貨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潔介紹:“我們與新疆今年建立了互為異地貨站的功能,通過這個國內的腹艙帶到烏魯木齊轉運的有300多噸貨物,深圳市到新疆烏魯木齊的空中貨物增長了14%點多。這種功能性的航空貨站雙方都可以進行便利化的操作,從時間上、時效上包括報關上,以及人員培訓以及技術信息共享。未來將跟新疆加強空空中轉業務,另外增加雙方機場貨站的智能化合作。”
今年1至8月,烏魯木齊機場國內貨郵吞吐量13.7萬噸,國際貨郵吞吐量6.8萬噸,均大幅增長。未來,新疆機場集團將繼續致力于打造跨區域機場合作樣板,架起更多服務民生、助推產業的“空中橋梁”。
(中國日報 記者 毛衛華|宋春雪 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