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記者來到新疆精河縣大河沿子鎮呼和哈夏南村種植戶王曉飛家的棉田里看到,一片片棉田“花開如雪海”一眼望不到邊,伴隨著機械轟鳴聲,一臺臺俗稱“下蛋機”的大型采棉機在棉海里來回穿梭,采摘、壓縮、打包……很快就“吐”出一顆顆“金蛋蛋”。這標志著博州棉花采收工作全面開啟。
精河縣大河沿子鎮呼和哈夏南村種植戶王曉飛說:“今年,我們家種植了3000畝地,目前正在進行采收工作,從現場采收情況來看,預估一畝地在450公斤左右,預計一周左右采收完畢。”
王曉飛是呼和哈夏南村的棉花種植大戶,種植棉花已有25年,他從最初種植200畝地,發展到如今的3000畝。得益于科學化管理以及機械化種植、采收,棉花喜獲豐收。
棉農們趁著晴好天氣加緊采收的同時,博州各級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頻繁深入田間地頭,從棉花后期管理、病蟲害防治,到采棉機調度協調,全程提供專業指導與服務,為棉花順利采收保駕護航。
大河沿子鎮農業發展中心干部夏提古麗·阿吉塔依說:“今年,我們大河沿子鎮早謀劃、早準備、早動手,合理安排‘三秋’工作,組織技術人員在棉花采收、拉運、交售、安全等環節做好服務保障,及時幫助種植戶排憂解難,確保棉花高質高效采收。”
同時,在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決肯村,一望無際的棉田已是雪白一片,大型采棉機穿梭在棉田中,決肯村棉農王浩正忙著用采棉機收棉花。
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決肯村種植戶王浩說:“今年棉花的長勢好于去年,產量比去年每畝地增加了30公斤到40公斤。現在種地都是機械化了,干活的時候也非常方便。”
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今年耕地面積12.01萬畝,其中棉花種植面積11.7萬畝,已經陸續進入吐絮期,全部采用機械化采收,這幾天陸續已經開始采收。
據了解,今年博州共種植棉花150萬余畝,目前已陸續進入采收期,預計10月中旬完成棉花采收工作。
(中國日報記者 毛衛華| 賽永杰 阿曼·景克斯 木熱迪力·瑪納斯 楊雪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