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主任穆葉賽·尼加提,有著雙重身份:她既是在生死線上與時間賽跑的急診醫生,又是深植基層、傾聽民聲的黨代表。在她胸前,黨的徽章與白大褂上的聽診器相映成輝,彰顯著責任與擔當。
2023年初冬的一個凌晨,73歲的危重患者阿布力米提被緊急送入急救中心,老人因肺部感染合并多種基礎疾病陷入昏迷,血氧飽和度持續下降。穆葉賽·尼加提連夜啟動急危重癥綠色通道,協調呼吸、心內等多學科團隊實施俯臥位通氣。經過40多小時的連續守護,當監護儀上的數值趨于平穩時,穆葉賽·尼加提布滿血絲的眼睛里終于露出一絲疲憊的微笑。她多次急救的感人事跡觸動了無數人的心靈,網友們紛紛贊譽她為危難之際的“生命守護者”。
在她29年的職場生涯中,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如今,穆葉賽·尼加提,擔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主任、新疆急診質控中心主任以及新疆急救研究所所長。2022年,她榮耀地獲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到了2024年,她又成功當選為中國急診專科醫聯體的副主席。她左手緊握手術刀,勇敢地戰斗在挽救生命的第一線,右手執筆記錄民情,全身心投入為民眾代言的事業。
穆葉賽·尼加提說:“黨代表的身份,對我來說更多是激勵,時刻鞭策自己要做得更好,盡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守住生命最后一道防線。” 她始終這樣認知自己的責任,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代表的使命。
從急診手術臺到鄉村衛生室,從人民大會堂到急救一線,穆葉賽·尼加提用行動詮釋著"生命至上"的誓言。日常履職中,她聚焦醫療行業發展與群眾健康需求建言獻策。關注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急診人才隊伍相對不穩定的問題,她提出要為年輕醫生成長創造條件和平臺;圍繞基層醫療提升,她主張通過專家服務基層、建立專科聯盟等方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針對急救體系建設,她倡導構建 “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 的協同網絡,通過每月定期巡診和季度系統培訓的長效機制促進優質資源流動;同時,她還推動開展社區心肺復蘇知識普及,構建急救知識科普網絡,定期深入社區和村居開展急救知識講座。
從診室到聯絡站,穆葉賽·尼加提用專業詮釋擔當。在新疆急救醫學領域,穆葉賽·尼加提的名字與多項"第一"緊密相連——她率先在西北五省開展體外膜肺氧合技術(ECMO),帶領團隊完成新疆首例ECMO輔助下冠脈支架植入術,建立的"PDCA品管圈"使血流動力學監測準確率提升至98.7%。2024年,她主持的"急性冠脈綜合征致循環衰竭的分子機制研究"項目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相關成果填補了區域內心肺功能輔助替代治療的技術空白。
把病房當戰場,視代表為使命。穆葉賽·尼加提始終把提升基層急救能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放在重要位置。她率領團隊多次奔波于全疆各州市縣急診質量控制機構,將急診領域的特色亞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帶到基層醫療單位,多次牽頭組建“基層醫院復蘇中心建設”專家服務團隊,赴莎車縣、澤普縣、皮山縣、策勒縣、新和縣、溫宿縣等地開展幫扶。扎根基層的足跡,讓穆葉賽·尼加提收集到最鮮活的民情,也讓她的代表建議始終帶著民聲溫度。
雙崗建功顯擔當,雙線履職惠民生,醫者和黨代表這兩個身份的職責是共通的,都應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莎車縣,穆葉賽·尼加提圍繞《中國心臟驟停中心建設專家共識》《心肺復蘇基礎生命支持核心環節》等課題授課,覆蓋120余名醫共體急診急救骨干;在澤普縣,她現場演示心肺復蘇操作,糾正基層醫護人員的操作誤區,講解復蘇質量實時監測與優化策略;在皮山縣,她一邊開展專題培訓,一邊為百余名村民進行心肺篩查等義診服務,手把手教授急救動作;在新和縣,她推動當地醫院與自治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簽署 “急診專科聯盟” 協議,建立急危重癥患者雙向轉診綠色通道、5G遠程會診系統及骨干醫師聯合培養計劃,計劃3個月內完成復蘇中心硬件改造,6個月實現遠程會診全覆蓋,1年內達到自治區級復蘇中心標準。
穆葉賽·尼加提專注于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她每年積極策劃并主導舉辦新疆地區的心血管重癥學習班、急診重癥醫師專科資質培訓班、天山急危重癥論壇等多項學術活動。此外,她還順利開展了韓紅愛心·基層醫師急診培訓項目。穆葉賽·尼加提和團隊針對基層醫療的具體需求,合理設計出一套內容全面的培訓方案,包括急診理論基礎、操作技能及臨床診斷思維。該方案采用理論講授、實操演練和臨床實踐指導等多種方式,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了一支又一支急診領域的骨干隊伍。截至2024年,通過多樣化的方法和形式,已成功培養4000余名基層醫療工作者。
穆葉賽·尼加提介紹說:“韓紅愛心·基層醫生急診培訓項目,已培訓了2024年與2025年兩屆學員。經過培訓,這些基層衛生院的醫護人員回到各自崗位后,發揮了顯著的作用。去年,一位游客在游覽奇臺縣江布拉克時,突發腹痛,就近求診于鄉鎮衛生院。值班醫生,恰好是我們培訓的學員,他不僅細致檢查了患者腹部,排除了胃腸道疾病,還及時進行了心電圖檢查,發現患者患有急性下壁心梗。隨后,迅速啟動急性心梗綠色通道,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進行急診介入治療,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除此之外,她還推動了自治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與自治區第八人民醫院(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烏魯木齊美和腫瘤康復醫院、新和縣醫共體總院等機構的急診專科聯盟建設,借助技術支援、人才培養、遠程會診和雙向轉診等機制,促進了區域急診醫學的均衡發展。
秉持醫者仁心,堅守“患者至上”的理念,致力于在醫療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履職本領,真誠傾聽民眾的呼聲,努力推動解決民眾關切的切實問題。“急診服務質量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石,我們必須依托標準化、規范化的質量控制體系來確保其穩固。”穆葉賽·尼加提深知急診質量控制工作的關鍵性。作為新疆急診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她積極推進全區三級急診質量控制網絡的建設,至2024年12月31日,全區14個地州市已成功建立急診質量控制中心。她多次走訪塔城、巴州、和田、阿克蘇、哈密等地州市多家醫院急診科進行實地調研與指導,分析歷年急診質量控制數據,解讀《急診專業質量控制指標(2024版)》,并對急診科的就診流程、分診系統、科室布局、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改進建議。
為了提升急診救治效率與質量,她推動構建區域急性循環衰竭協同救治網絡,開發死亡風險預測模型及區域救治平臺APP,優化急診救治流程;針對 “提高心臟驟停患者出院存活率” 這一急診專業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她組織開展心肺復蘇質量監測數據調研分析、ECPR 快速反應團隊建設管理,借鑒外地經驗開展專業與非專業人員急救技能培訓,并發表相關專家共識與著作。
穆葉賽?尼加提用 “醫者仁心”守護生命防線,在健康中國的征程上,始終以實干為筆、以初心為墨,把 “生命至上” 的誓言寫在每一次搶救里,把 “人民至上”的情懷落在每一條建議中,讓優質醫療的陽光照亮天山南北,讓黨代表的擔當溫暖各族群眾。
(中國日報記者 毛衛華|馬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