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們都很可愛。”9月4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區分局和田街街道派出所公安社區警務室民警塔斯麗瑪向記者談起轄區居民時,神采飛揚。
這位哈薩克族女警從警15年,12年扎根基層社區。在她眼中,每位居民都可愛;而在居民眼中,穿梭于樓宇之間笑語盈盈化解矛盾、默默守護平安的她,何嘗不是一樣動人?
公安社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社區,鄰里間幫忙接送孩子、節假日相互走動、誰家做了好吃的都不忘分給對門……這些日常細節,織就了社區里濃厚的民族團結氛圍。
“但過日子,總會有小摩擦。”塔斯麗瑪說。她每年調解的糾紛超過100起,卻總能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熱忱,將一個個心結悄悄融化。
9月4日,塔斯麗瑪(右)和居民佐熱木·艾白布力話家常。李家雅攝
2023年暑假,3名初中男孩偷偷躲在房頂上抽煙,煙頭點燃了油氈布,幸好被居民發現,火情被及時撲滅,但造成1萬多元損失。
接下來談及賠償,三位母親在警務室吵得不可開交。“我兒子從不抽煙,都是你兒子帶的!”小阿的母親情緒激動。“是你家孩子整天喊人出去!”小李的母親也很惱火。
“有話好好說,別傷了鄰里和氣。”塔斯麗瑪一邊勸解,一邊留意到門外的“三小只”。他們坐在走廊地上聽母親們吵架,低著頭,又是害怕又是擔心,可憐巴巴的樣子讓塔斯麗瑪的心一顫。
“你們到門口看看娃,‘發小情’多難得,真的忍心讓他們這么難受嗎?”一番話,讓氣氛緩和。在塔斯麗瑪“溫柔攻勢”下,家長們最終平心靜氣商定賠償,孩子們也寫下“承認錯誤、杜絕吸煙、好好學習”的承諾書。
轄區兩位老阿姨住對門,前段時間鬧起了別扭。起初是81歲的張阿姨說對門拿走了她放在樓道的花盆,其實花盆是因占用消防通道被物業清理了。雖然物業歸還了花盆,但張阿姨依舊對對門阿姨不依不饒,總是找茬。
塔斯麗瑪耐心陪張阿姨聊天,才知她心結不在花盆,而是對門阿姨在其老伴去世后與她漸漸疏遠,讓她感到失落。“她嘴硬心軟,幾天不見對門,就忍不住去敲門看看。這樣的老人,難道不可愛嗎?”經塔斯麗瑪溝通,兩位老人重歸于好。
“咱們中華文化講以和為貴,只要把氣理順、話說透,大家自然通情達理。”塔斯麗瑪說。
“阿不力克木大哥,你兒媳昨晚生了吧,男孩還是女孩?”“劉姐,娃開學六年級了,加油啊!”采訪當天,塔斯麗瑪要開展每日的走訪居民,記者一同前往,路上她與居民就寒暄不斷。
她悄悄跟記者分享:“你看那個姐姐,頭發自來卷,像不像卡通人物?”“那哥哥家的貓胖乎乎的,特別可愛。”家常閑話里,是她對每家每戶的了解與牽掛。
9月4日,塔斯麗瑪(左)詢問居民阿斯婭·牙克甫腿傷恢復情況。李家雅攝
走進居民胡加合買提·馬合木提家,他的妻子阿斯婭·牙克甫正因腿傷臥床,一見塔斯麗瑪就掉眼淚:“今天一直頭暈,我是不是好不了了?”“姐,沒事的,你躺多了就會頭暈。之前有位居民也是摔傷了,借助輔助工具走路,恢復特別快。我一會兒就去拍照發你。”塔斯麗瑪一邊柔聲安慰,一邊比劃著輔助工具的用法。
很快,她來到居民佐熱木·艾白布力家中詢問輔助工具。“那個很好用,當時幫大忙了。現在放在我弟弟商店倉庫,如果鄰居不嫌棄是用過的,隨時來拿!”佐熱木痛快地說。“姐先把照片發我,我問問人家的意思,太感謝了!”塔斯麗瑪的笑容滿是開心。
近日,塔斯麗瑪獲評烏魯木齊市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并進入自治區第九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擬表彰對象公示名單。她卻謙虛地說:“我做的還很不夠呀。”
“你從小就這么開朗活潑嗎?”記者問。“我以前挺內向的,社區民警當著當著,就成‘話癆’了,咋辦?”她樂呵呵地說。
12年來,這位可愛的“話癆”女警用善意、理解與耐心守護著轄區居民,每一次敲門、每一句問候、每一段傾聽、每一回伸出援手,都在讓各族居民成為互信互助的一家人。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隋云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