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運已經落下帷幕,新疆鐵路再次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累計發送旅客1241萬人次,日均20萬人次,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7.8%。這一成績反映了新疆鐵路運輸能力的顯著提升,更是新疆旅游經濟蓬勃發展的縮影。作為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新疆鐵路正以創新服務、智慧運營和文旅融合為引擎,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暑運,新疆鐵路客流呈現學生流、旅游流、探親流“三流疊加”的鮮明特征。尤其是隨著新疆文旅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獨庫公路、喀納斯等景點成為熱門“打卡”點,那拉提音樂節、吐魯番葡萄節等文旅活動密集舉辦,進一步刺激了出行需求。面對這一復雜局面,新疆鐵路部門依托12306客票預售和候補大數據開展客流預測,通過動態分析400余個數據維度,精準實施實施運力調度。暑運期間累計加開1867列臨時旅客列車,組織1347列動車組重聯運行,普速列車加掛車廂941輛/次,使烏魯木齊至伊寧、喀什等熱門線路運力提升顯著,有效緩解了運輸壓力。
暑運期間,新疆鐵路累計開行25列旅游專列,接待游客近7000人次。這些旅游專列不僅為出行的游客提供了舒適的出行環境和優質的服務,更將新疆特色文化融入車廂、融入行程,讓游客體驗了滿滿的“新疆味”。如“民族團結號”專列設置非遺展示區,讓旅客在旅途中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情,成為“鐵路+旅游”模式的典范。
新疆鐵路部門還與文旅、教育機構深度合作,推出研學專列、攝影專列等特色產品,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例如,“坐著火車游新疆”系列產品將交通與深度游結合,游客可在專列上享受特色美食、觀看民族歌舞表演,甚至參與手工藝制作,使鐵路旅行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升級為沉浸式文旅體驗。
新疆鐵路不僅是旅游經濟的助推器,更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暑運末期,針對學生返校高峰,鐵路部門提前預留67列圖定列車票額,并推出“學生票智能候補”服務,確保學子順利返校。此外,新疆鐵路部門還優化了銀發旅客服務,在重點車站設置“適老化”候車區,配備維漢雙語服務,讓老年旅客出行更便捷。
1241萬人次的暑運成績,是新疆鐵路發展的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點。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從“運輸工具”到“經濟引擎”,新疆鐵路正以創新和擔當,織就一幅民生幸福、區域協調、開放共贏的發展畫卷。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張陽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