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被譽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新疆賽里木湖點將臺,中國高端運動戶外服飾品牌比音勒芬隆重舉辦“東方寶藏 世界好鵝絨”比音勒芬×《中國國家地理》簽約儀式暨2025冬季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比音勒芬2025鵝絨系列。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中國國家地理發行公司總經理李寧、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謝青、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比音勒芬集團總經理謝邕、比音勒芬品牌大使胡一天、比音勒芬品牌大使李蘭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大賽金獎得主蔡紫等百余位嘉賓驚喜現身賽里木湖畔,共同暢聊來自東方的世界好鵝絨。
圖為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左一)與比音勒芬集團總經理謝邕(右一)簽約儀式。 比音勒芬供
地理科學與戶外時尚跨界融合,講述中國自然與人文故事
比音勒芬成立于2003年,深耕高爾夫運動細分市場22年,長期致力于講述中國品牌故事與文化傳承。從成為中國國家高爾夫球隊合作伙伴,到與故宮宮廷文化、非遺蘇繡合作,比音勒芬始終以創新方式探索中國文化的現代表達。此次攜手《中國國家地理》,雙方以“地理科學+戶外時尚”為核心,共同溯源中國自然風物,記錄中國設計與原料的故事。
《中國國家地理》作為中國權威地理科學媒體,致力于向世界傳遞中國自然與人文的理性之美。此次合作中,雙方通過地理的理性與時尚的感性,賦能中國品牌,傳遞東方美學與科技實力。合作首站落地新疆,聚焦“世界好鵝絨”的卓越品質,共同打造高端戶外產品,并以鏡頭與文字記錄溯源歷程,讓“新疆鵝絨”成為世界級品質象征。
圖為比音勒芬2025鵝絨系列新品展示。 比音勒芬供
新疆鵝絨:地理與氣候饋贈的東方寶藏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鵝絨養殖基地位于北緯45°“世界黃金羽絨帶”,距離賽里木湖約60公里。這里極寒氣候、純凈水源與礦物質豐富的自然生態,為孕育高品質鵝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年平均氣溫僅4.7℃,冬季最低溫可達-20℃,漫長的寒冷周期促使白鵝進化出更厚實、更蓬松的絨朵,形成更厚的空氣層,有效鎖住熱量,且相互纏繞緊密,減少鉆絨風險,大大提升了產品的耐用性和舒適度。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權威認證顯示,新疆鵝絨品質全球領先。位于伊犁河畔的佛尕善生態農莊作為供貨商之一,采用種養結合的模式,探索新農村發展模式飼養白鵝。該農莊養殖的白鵝數量已達4000只,全年為當地農戶增收5萬元左右。農莊負責人張啟帆表示:“在戶外過冬的白鵝絨生長質量更高,絨朵大且緊密,非常適合羽絨服生產制作。”
圖為佛尕善生態農莊養殖區的白鵝 張啟帆攝
長期以來,全球高端鵝絨原料幾乎被國際市場壟斷,而比音勒芬通過全新鵝絨系列的發布,將“藏在深閨”的新疆鵝絨推向臺前,不僅重新定義了鵝絨品類的價值高度,更讓“東方寶藏”真正被大家看見。
胡一天、李蘭迪助力,時尚與自然的對話
發布會現場,比音勒芬品牌大使胡一天、李蘭迪驚喜現身賽里木湖畔,與《時尚芭莎》等一線時尚媒體共同見證新疆鵝絨的卓越品質。胡一天身著比音勒芬2025鵝絨系列MOTION系列,直言“新疆不只有新疆棉和新疆海鮮,新疆鵝絨也是世界名片。”李蘭迪則以清新妝造亮相,并在鵝絨觀察環節中帶領觀眾發現新疆鵝絨的細節與優質,感嘆“東方有寶藏,新疆好鵝絨”。
兩位品牌大使不僅與觀眾親切互動,更以《時尚芭莎》鏡頭為筆,在賽里木湖湖畔拍攝時尚大片,記錄下這場自然與時尚的對話,讓更多人看到“來自新疆的鵝絨奇跡”。
以衣為語、以衣為媒,向世界傳遞中國故事
圖為主持人蔡紫向觀眾介紹比音勒芬新品鵝絨系列服飾理念 比音勒芬供
此次發布會不僅是比音勒芬與《中國國家地理》跨界合作的起點,更是品牌“以衣為語、以衣為媒”理念的深刻實踐。通過鵝絨服這一載體,比音勒芬將中國獨特的地理標識轉化為全球消費者可感知的品質體驗,讓世界看見中國大地的自然寶藏。同時,比音勒芬以服飾為媒介,傳承與創新中國文化精髓,從故宮宮廷文化到蘇繡技藝,再到新疆鵝絨,不斷探索中國元素與現代設計的融合之道,讓中國文化在服飾中煥發新生。
更重要的是,比音勒芬通過打造高端鵝絨系列,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品牌從跟隨到引領的蛻變歷程,以“中國標準”重新定義全球高端鵝絨市場,讓世界見證中國品牌的創新力量與文化自信。未來,比音勒芬將繼續以服飾為橋梁,連接中國與世界,講述更多關于中國品質、中國智慧與中國夢想的精彩故事。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馬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