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區“科學大講堂”暨“百會萬人下基層—科技之秋”系列科普活動于9月8日在阿克蘇市全面啟動。本次活動覆蓋眼健康、傳染病防治、林果種植與病蟲害防治等多個領域,通過專家講座、現場指導及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將科學知識送進學校、社區和田間地頭,切實推動科普惠民和科技興農。
(學生們正在看機器人表演 王旭 攝)
在依干其鎮中心小學,眼科專家針對青少年用眼習慣,開展科學用眼專題講座,從近視成因、預防到治療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講解,尤其對正確坐姿、看書寫字姿勢和眼保健操操作等進行了現場示范和指導。同時,“科技大篷車”作為“移動實驗室”帶來多種科技展品,學生可親手操作、近距離觀察,將抽象的科學原理轉化為直觀體驗,深刻感受科技的魅力與實用價值。
五年級學生祖拜達·熱合曼說:“今天體驗的這些科學設備非常神奇,我會努力學好科學知識。”
傳染病防治講座中,醫生結合當前傳染病流行特點,用通俗的語言重點講解了肺結核的傳播途徑、典型癥狀和預防措施,強調保持室內通風、培養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和及時接種疫苗的重要性。
多浪片區管委會英巴格社區居民阿力米熱·吐爾遜說:“這次宣講讓我對傳染病預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以后我會自覺做好個人防護,并把這些知識分享給身邊的人。”
本次活動還將陸續深入各鄉鎮、社區及學校,以貼近群眾生活的方式普及科學知識,積極營造“人人學科學、處處用科學”的社會氛圍。
阿克蘇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賈玉欣說:“市科協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貼近實際的科普服務,組建科技志愿服務隊伍,充分發揮科技工作者作用,為提高居民幸福指數、促進農民增收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和科普服務。”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王旭 蔡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