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十四五”以來,在對口援建工作的有力推進下,杭州市援疆指揮部立足阿克蘇市基層群眾所急所需,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等多元路徑,為阿克蘇市各族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福祉。
9月5日,記者在阿克蘇市新城街道團結社區民生服務綜合體看到,居民服務區域內社區居民正有序辦理各項事務。在這里,居民們可以一站式辦理各類生活事務,無論是戶籍、社保還是其他日常行政業務,都能高效便捷地完成,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同時,項目的實施也為群眾提供了一定數量的就業機會,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社區居民于菊花說:“我辭職后就在家待業,社區招聘裁縫,我就申請來這里上班了,日常工作就是幫助有需要的居民縫補衣服。社區其他工作人員也特別照顧我,能在家門口再就業,我感覺特別好。”
(居民們在社區食堂吃飯 馬靜 攝)
社區食堂是綜合體的一大特色。干凈整潔的用餐環境,豐富多樣且價格實惠的菜品,為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上班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食堂不僅解決了他們的用餐難題,更成為了鄰里之間交流互動的溫馨場所,增進了社區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我和老伴每天都來社區食堂就餐,食堂的飯菜干凈、花樣多,營養搭配也很合理,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特別的方便。”市民袁瓊蘭說。
教育是民生之基,在綜合體中,借鑒杭州市的先進服務理念,團結社區在老年食堂基礎上嵌入社區早教點。寬敞明亮的教室和專業的師資隊伍,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孩子們在這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家長們也更加放心。
幼兒園老師黃婷說:“目前我們開設有小班、中班、大班三個班級,課程設有專注力、口才、音樂、美術、心理課堂等,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就學體驗。”
同時,綜合體內還配備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的醫療設備、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讓居民在社區內就能享受到基本的醫療服務,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極大地方便了居民就醫。
新城街道團結社區民生服務綜合體樓體總建筑面積約3791.55㎡,共分為5層,于2024年7月開始進行內部裝修,總投入460萬元。該項目是杭州對口援建阿克蘇市的重點項目之一,作為杭州援疆工程的示范性項目,它既承載著“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民生愿景,更搭建起民族團結的實踐平臺。
新城街道團結社區宣傳干事王素玲說:“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基礎服務設施,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如今,這座由杭州援建的民生服務綜合體已成為當地居民生活的嶄新地標,生動詮釋著對口援建的時代內涵。這不僅是兩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成果見證,更是新時代“文化潤疆”與“富民興疆”協同推進的鮮活樣本。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孫季鴻 張勇 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