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以“新疆70年歷史性巨變與人權保障發展”為主題的第三屆新疆人權事業發展論壇,在新疆師范大學溫泉校區學術交流中心舉辦。此次論壇旨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總結70年來新疆人權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展望其美好前景。
第三屆新疆人權事業發展論壇。 何雅盼攝
交流發言環節,來自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代表圍繞新疆人權事業發展展開分享。“人權保障沒有單一模式,只有將人權與發展、安全、文化相結合,才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中東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唐志超在發言中總結了新疆人權事業發展的主要經驗。
“生命保障折射新疆生存權的底色;就業保障折射人權發展的成色;平等的政治權利折射人權本色。” 新疆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富強介紹,截止2024年12月,新疆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6744個,且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2025年,新疆有全國、自治區、州市、縣市區、鄉鎮五級人大代表73957人,其中少數民族占65.4%。
唐志超發言。 何雅盼攝
作為旅居匈牙利的華僑,華僑歐洲新疆文化協會的會長、新疆國際僑商聯合會的副會長張亦秋,結合最基本的生存權、發展權,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權利的實例發言道:“新疆人權事業的發展不是抽象概念,而是體現在數百萬人口脫貧、社會穩定帶來安全感、人們通過勞動獲得收入、各民族文化得到尊重、每個孩子都能上學、每個人都能享受免費體檢等具體而微的實例中。”
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中國式現代化開啟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新篇章,新疆人權事業的實踐也隨之展開。“70多年來,新疆政治平等,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包容開放,奠定了新疆人權事業的政治、物質基礎,實現了人權的充分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使新疆人權事業實踐穩步前進,碩果累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許建英說。
許建英發言。 何雅盼攝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據了解,新疆勞動就業總人數從2012年的1246萬人已增加到2024年1391萬人,增長11.64%,城鎮新增就業年均保持在46萬人以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副處長馬建云表示,新疆將進一步實施積極的勞動就業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眾的勞動權益。
專家學者們還圍繞新疆各族群眾環境權利保障的成就與發展、教育在人權中的發展、《瑪納斯》史詩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新疆勞動就業保障情況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
此次論壇由新疆師范大學主辦,新疆師范大學新疆人權發展研究中心承辦。新疆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劉俊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加強相關研究,產出更多高質量原創性成果,講好新時代新疆尊重、保障和發展人權的故事。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何雅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