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葉爾羌河下游,本該是酷熱難耐
干旱少雨的時節
然而今年
這里卻呈現出一番別樣的景象
沿著葉爾羌河兩岸
郁郁蔥蔥的胡楊林連綿不絕,河水漫灌
水深達到1米左右,遠遠望去
仿佛置身于南方漲潮后的紅樹林濕地
讓人很難將眼前這片水鄉澤國
與印象中那片
“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
倒而一千年不朽”
的堅毅胡楊聯系起來
8月26日,記者走進這片林子時,夏馬勒國有林管理局的抗洪工作已接近尾聲,但林區內依然忙碌。道路兩旁堆滿了防洪沙袋,鏟車隨時待命,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在這片看似平靜的森林背后,一場關于生態修復與保護的持久戰已進行多年。
“我們盼水來,盼洪水來。”夏馬勒國有林管理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王彥峰說。在旁人看來,洪水往往意味著災難,然而對于這片胡楊林而言,洪水卻是大自然賜予的珍貴禮物。每年七、八月份,葉爾羌河進入洪水期,這不僅是胡楊林的“狂歡”時刻,也是整個生態系統煥發生機的關鍵時期。
巴楚縣夏馬勒胡楊林。喀什地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衣木然·麥麥提艾力 攝
“洪水為胡楊林帶來了充足的水源
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
每一棵樹木和每一株植物
同時
洪水讓林場內幾乎被水覆蓋
大大減輕了防火壓力
為森林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王彥峰說
夏馬勒胡楊林場面積達210萬畝,宛如一道綠色的長城,橫亙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邊緣,是阻擋沙漠侵襲的天然綠色屏障。然而,長期以來,由于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等問題,這片胡楊林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
為了解決胡楊林長期干旱缺水的問題,自2019年起,夏馬勒國有林管理局聯合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利用葉爾羌河洪水到來的時機,采取了一系列科學措施:修建攔洪壩攔截洪水,開挖引洪渠引導水流精準灌溉胡楊林,讓干涸土地重新煥發生機,胡楊林的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恢復。
除了讓胡楊喝上“救命水”
在胡楊林的生態修復過程中
蟲害防治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
“之前每年春天第一茬胡楊林葉子
都被春尺蠖吃完了
秋天能看到的金色胡楊
都是5月新長的第二茬葉子。”
王彥峰回憶道
春尺蠖的肆虐
嚴重影響了胡楊的生長和發育
甚至威脅到整個胡楊林的生態平衡
2014年,巴楚縣投入專項資金,開始進行飛防作業。通過飛機噴灑農藥的方式,對春尺蠖進行全面防治。這一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有效遏制了春尺蠖的蔓延,保護了胡楊的葉片,為胡楊的健康生長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胡楊林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景象。
“快看,兔子!”“快看,那有一只野雞!”王彥峰帶著記者在林中穿梭時,驚喜不斷。“這一片小胡楊林就是近幾年持續的引洪灌溉后,新長出來的小胡楊,小的有1米多,高的已達到3米,這些胡楊都能成材。”王彥峰說。
在8月20日的朋友圈,王彥峰發了一張照片:一棵死去的胡楊樹經過水泡后,長出了小胡楊苗。這張照片迅速獲得大家的紛紛點贊,人們贊嘆這就是頑強不屈的胡楊精神。越往胡楊林深處走,離水源越遠,明顯能看見樹從高到矮,從密到疏。“看這片紅柳多漂亮,這都是這幾年我們通過引洪,修建導流渠,將洪水引到沙漠邊緣的成果。”王彥峰介紹道。每年,王彥峰他們還會采購2噸左右的紅柳種子,撒進林場,助力生態恢復。
巴楚縣夏馬勒胡楊林。喀什地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衣木然·麥麥提艾力 攝
如今,夏馬勒胡楊林場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 胡楊林面積擴大、林下植物豐富、野生動物增多,這片曾飽受干旱與蟲害困擾的土地,正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典范。
54歲的護林員艾買提·圖爾迪在這片胡楊林里已經工作了22年,見證了這里的滄桑巨變。“以前是戈壁廣、枯樹多、沙塵頻,現在則是胡楊壯、動物多、空氣好。”艾買提說。
秋季胡楊林。(資料圖)丁民 攝
如今
夏馬勒國有林管理局
也更多借助科技力量
利用無人機巡護
建設有3套高空云臺系統
可以更大范圍監控林區狀態
“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擴大胡楊林的寬度
加密胡楊林和林下植物的密度
讓生態屏障作用更加突出。”
王彥峰說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余思民 邵昱魁 衣木然·麥麥提艾力 帕爾哈提·艾合麥提 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