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6場在烏魯木齊市舉行。發布會圍繞“創新多元治沙模式,助力和田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介紹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指引下,和田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進展和成效。
防沙治沙攻堅取得系統性突破。和田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馬合木提·吾買爾江介紹,和田地區沙化土地面積達13.09萬平方公里,是全國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區域之一。2024年至今,已治理沙化土地598.9萬畝,完成自治區下達兩年任務總和的187%;2024年11月,220公里沙漠邊緣空白區實現歷史性“合龍”,有效遏制荒漠化擴張勢頭。目前,綠洲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2%以上,優良天氣數較10年前增加32天,生態屏障功能顯著增強。
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和田地區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主任司海濤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和田地區年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1%,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較2012年增長2.7倍,外貿進出口額增長49.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6倍,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1倍。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水利總庫容達9.06億立方米,電力裝機規模753萬千瓦,公路里程2.5萬公里,和若鐵路通車、機場27條航線通達全國,從“邊遠地帶”轉變為區域樞紐節點。
產業從單一農業主導向多元協同轉型。和田地區工信局黨組書記、副局長龐永明介紹,和田地區在綠色礦業發展方面,2025年出讓礦權42個、成交64.5億元,推進“山上礦區山下園區”建設,落地礦業企業14家,與中南大學共建南疆首個有色金屬實驗室。勞動密集型產業累計引進和培育239家企業,2024年產值較2012年增21.5倍。現代農業實現糧食面積、單產連續4年雙增,培育170家農業龍頭企業。文旅產業以約特干故城等為核心,打造7條精品線路,2024年接待游客超3000萬人次,帶動1.1萬當地群眾穩定就業。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和田地區行署副專員張學核介紹,當地始終將70%以上財政資金用于民生領域,2012年以來累計撥付教育補助1170.99億元,惠及學生近700萬人次,15萬名學生考入大學,建成兩所本科院校;全地區2307家醫療機構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縣域內就診率達92.8%;2024年城鎮新增就業2.56萬人,農村勞動力就業75.23萬人次,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6.9%、9.4%,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馬合木提·吾買爾江表示,下一步,和田地區將持續統籌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日報 記者 毛衛華|臧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