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阿拉爾市十三團幸福鎮十三連的果園里,10多名工人正忙著采摘、包裝特色水果新品種“疆蜜李”。看著滿枝碩果,職工李紅軍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工人在采摘“疆蜜李”。朱志升 攝
今年57歲的李紅軍與林果打交道已有38年。1987年開始種植蘋果,后來發現常規林果效益有限,便轉向特色品種研究。1996年起,他專注于杏李的培育,目前已達80多個品類。而“疆蜜李”的成功,源于7年前的一次嘗試:他從東北花費2萬元購得一枝杏李接穗,歷經6年馴化培育,最終成功種植并推廣。如今,李紅軍牽頭成立的阿拉爾市疆蜜李果品種植農民合作社已種植“疆蜜李”2000余畝。
商品率達95%的“疆蜜李”。朱志升 攝
“今年掛果情況很好,第三年嫁接的果樹每棵能產60公斤左右,明年進入豐產期后,畝產可達4至5噸。”李紅軍介紹,該品種糖度超31,硬度高、耐運輸,商品率達95%,主要銷往廣州等高端市場。
社員王紅算了一筆賬:50畝果園今年每棵樹平均產35公斤,按每公斤20元計算,每畝60棵樹產值達4.2萬元,扣除成本后畝純收益2萬元,總純收益達100萬元。王紅說,果子成熟前就被訂購一空,預計一周內完成采摘。
“疆蜜李”色澤誘人。朱志升 攝
“疆蜜李”的品質也贏得了客商青睞。廣州客商鄭志去年嘗過樣品后,專程來到阿拉爾找到李紅軍,當即簽訂5年訂單合同并繳納訂金。“它口感絕佳,還帶自然玫瑰香。”鄭志介紹,品種分桃樹嫁接和杏樹嫁接兩類:杏樹嫁接的耐儲存、耐運輸,硬度和口感俱佳;桃樹嫁接的水分足、花香濃,唯一不足的是耐儲性稍弱。
“疆蜜李”果園一角。朱志升 攝
鄭志表示,將助力拓寬市場,為阿拉爾優質水果品牌宣傳推廣,讓合作社社員和市場各方都受益。(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朱志升 王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