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發布消息:過去5年,新疆法治政府建設75項重點任務已完成74項,完成率達98.7%,達到預期目標。這一答卷,意味著更便捷的政務服務、更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和諧的社會秩序,以及群眾日益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成績背后有著怎樣的“法治密碼”?為企業群眾帶來了哪些可感可知的安全、便利與公平?記者一一探尋。
黨的旗幟舉起來
8月18日,“新時代新疆干部大講堂”依法治疆板塊專題講座舉辦,全區各級干部同上一堂課,進一步增強法治素養、更新知識結構、提升工作效能。
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把全面依法治疆的要求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黨組會議、常務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部署、推動落實法治政府建設重點任務。
領導干部作為治國理政的“關鍵少數”,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
自治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在全國率先組織召開省級層面專題述法會議。全區4.5萬余名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常態化述法,壓實了“關鍵少數”法治責任,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制度環境。
2月20日,特克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衛生健康委員會黨政主要負責人作為嘉賓向網友述法。(資料圖)
5年來,新疆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設培訓班80余場次,提升領導干部法治能力。“法治講堂·逢九必講”覆蓋各族干部574萬人次,推動法治精神入腦入心。
法治政府建設離不開立法保障。新疆聚焦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持續加大政府立法供給,5年來,提請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新制定地方性法規36件,修改、廢止36件。制定政府規章14件,修改、廢止27件。清理行政規范性文件6538件。
為規范決策行為,新疆制定相關規定和辦法,將各級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嚴格落實備案審查制度,備案登記規章42件,審查行政規范性文件714件,有力維護法治統一。
新疆開展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七大執法領域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持續健全行政執法制約監督體系,目前,全區已建立執法監督聯系點495個,選聘執法監督員1271名,配備執法監督力量1835人,實現四級監督全覆蓋。
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就是“刀刃向內”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質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通過自治區法治督察工作,莎車縣建立機制,將執法漏洞及時通報相關單位并督促整改。一起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程序違法被撤銷的行政處罰案件,不僅維護了當事人權益,更推動執法單位完善調查取證規范,實現從“個案糾錯”到“類案規范”的提升。在督察推動下,莎車縣2024年執法案件的合法合規率顯著提升,群眾對執法的認可度顯著提高。
從“關鍵少數”到“絕大多數”,新疆把黨的絕對領導寫進了每一次立法聽證、每一次執法檢查、每一次執法監督,讓黨的旗幟在天山南北高高飄揚。
群眾笑臉多起來
7月28日晚,記者行走在額敏縣東街夜市,感受濃濃的煙火氣息。這條街有80多家店鋪,鼻端飄來的美食香氣與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食客圍坐的歡聲笑語融為一體。這里不僅是本地人休閑的勝地,也是游客的打卡點。
旅游業是社會穩定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計接待游客13277.73萬人次,同比增長11.15%,大家在安全、寬松的社會氛圍中暢游新疆。
新疆始終堅持把維護社會穩定擺在首位,扎實推進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各族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5年保持在99%以上,位居全國前列。
新疆用法治穩穩托住了各族群眾的歲月靜好。
今年5月,自治區黨委依法治疆辦開展2025年自治區“法治為民辦實事”活動,確定了10件涉及優化營商環境、住房安全、食藥安全等領域的項目。
自2022年起,新疆已連續4年推動實施“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累計2500余件,讓法治成果更廣泛惠及民生。
在南疆五地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數量5年來分別增長36.3%、104.5%。近年來,新疆律師協會統籌組織烏魯木齊市36家規模較大、專業能力強的律師事務所結對幫扶26個縣市區的52家律師事務所(絕大多數為南疆律所)。
8月6日,皮山縣司法局舉辦人民調解專題培訓班。(資料圖)
目前,全區已建成12935個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引導法律服務資源向南疆傾斜,南疆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近日,策勒縣人民法院恰哈人民法庭將一起新受理案件委派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成功化解這起“努某家養狼狗咬死艾某等人的7只小羊”糾紛。調解員照顧雙方當事人的情緒,釋法明理,并引導原告體諒被告的難處,最終被告在經濟能力承受范圍內償還了經濟損失,雙方均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糾紛化解中總能看到人民調解員的身影。在新疆,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年均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4.72萬件,讓群眾解決煩心事省心省力又省錢。
發展引擎強起來
“通過‘掃碼入企’‘綜合查一次’,我公司今年的迎檢次數由2024年的22次下降到2次,把時間還給了生產經營。”新疆泰勝醫用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政府還組織開展“法治體檢”活動,讓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穩健行遠。
今年以來,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針對規范涉企檢查開展“掃碼入企”試點工作,切實為企業減負松綁,受到企業好評。全疆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行政檢查39.13萬件,同比下降13.1%。
5年來,新疆把法治作為營商環境的“最硬內核”,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聚焦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持續加大政府立法供給,及時清理不適應新時代企業發展要求的涉企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及政策文件;
——召開“疆企·主席面對面”協商座談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等,積極回應企業急難愁盼;
——組織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月活動,為企業提供無償法律服務,審查合同2.6萬份;
——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擴大至52個,“新服辦”可辦事項達1653項,“新企辦”可辦事項達2029項;
——政務服務事項中2494項實現“一網通辦”、151項實現“跨省通辦”、241項實現“絲路通辦”;
——扎實推進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全區收集上報問題線索1146條,為企業挽回損失1544萬元。
手續簡化了,效率提高了,執法規范了,澎湃起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動能。
6月25日,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中國企業“走出去”機遇與風險應對—“新航向 新挑戰 新策略”主題座談交流會在烏魯木齊舉辦。(資料圖)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而企業“出海”離不開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新疆不斷加大涉外法治建設,推動出臺《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口岸經濟發展促進條例》,并推動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務區、喀什片區“法智谷”和霍爾果斯驛路國際法務區協同發展、實體運作,目前已入駐各類機構72家,受理各類民商事案件2935件(其中涉外民商事案件108件),提供涉外公證2377件,仲裁解決爭議標的超19.5億元。
此外,新疆還舉辦6場企業“走出去”法律風險應對交流會,成立“一帶一路”營商環境研究院分院和中國—中亞法律查明與研究中心分中心,舉辦4期涉外法治培訓。
法治作為新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為各族群眾的美好生活、企業創新發展、區域開放合作提供了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