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能化,綠色發展正書寫著動人的篇章。作為山東能源集團在疆的重要發展力量,新疆能化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擺在與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廠區、礦內綠化美化作為提升企業形象、改善職工環境、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抓手,取得了顯著成效。旗下兗礦新疆煤化工公司成功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伊新煤業公司精心打造“花園式礦區”,成為新疆能化公司綠色發展道路上兩顆璀璨的明珠。
兗礦新疆煤化工:國家級綠色工廠的生態實踐
作為兗礦新疆能化產業的標桿,兗礦新疆煤化工公司不僅在生產工藝、節能減排上精益求精,更將廠區生態環境建設提升到戰略高度,并以此為基礎榮膺“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規劃先行,綠意融入廠區肌理。公司高度重視廠區整體規劃,將綠化美化納入工廠建設的統一布局。堅持“見縫插綠、應綠盡綠”原則,結合生產裝置布局和安全要求,科學規劃綠地空間。廠前區、道路兩側、裝置間隔區、圍墻周邊等區域均成為綠化的重點。
科技助力,戈壁綻放盎然生機。面對新疆干旱少雨、土壤貧瘠的自然條件,公司積極引入先進的綠化技術和耐旱植物品種。大力推廣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顯著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精選沙棗、胡楊、紅柳、紫穗槐、苜蓿等本土耐旱、抗風沙、固土能力強的喬灌木及地被植物,構建起適應性強、層次分明的綠化體系。
生態屏障,綠色守護安全生產。種植寬厚的防護綠化林帶,有效阻擋風沙侵襲,改善廠區小氣候,降低粉塵污染,為生產裝置提供了天然的生態屏障。廠內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形成綠色廊道,不僅美化了環境,也起到了降噪、吸塵的作用。
成效顯著,綠色工廠名副其實。持續多年的綠化投入和管理,使得昔日的戈壁荒灘被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色所覆蓋。廠區綠化覆蓋率顯著提升,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工廠”。這不僅為員工創造了整潔優美、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提升了歸屬感和幸福感,也充分展現了現代煤化工企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良好形象,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增添了濃墨重彩的生態底色。
伊新煤業:荒漠深處崛起的花園式礦區
位于伊犁河谷的伊新煤業公司,將建設“花園式礦區”作為提升企業內涵、改善員工生活品質的重要目標,在荒漠深處打造出一片宜居宜業的“綠洲”。
高起點規劃,打造礦區生態家園。伊新煤業從礦區建設初期就將綠化美化納入總體規劃,堅持高標準設計。辦公生活區、工業廣場、主干道路等區域均進行了詳細的綠化設計,力求功能性與觀賞性相統一。
建成功能性生態防護區——在礦區周邊大力實施綠化工程,種植大量耐旱灌木和草本植物,配套建設灌溉設施,有效固土護坡,防治水土流失,形成綠色生態屏障。
打造景觀休閑區——在辦公樓前、員工宿舍區、食堂周邊等區域,精心設計布局了草坪、花壇、景觀樹、步道等。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為員工提供了休憩、交流的優美場所。
深植道路綠化帶——礦區主干道及支路兩側均種植行道樹和綠籬,形成連貫的綠色網絡,有效凈化空氣、降低噪音、美化道路環境。
花園式礦區,幸福指數顯著提升——如今的伊新煤業礦區,綠樹掩映,花草繁茂,空氣清新,環境宜人。員工們在緊張工作之余,能夠在優美的環境中放松身心,“花園式礦區”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向外界展示了全國標桿煤礦的嶄新風貌。
兗礦新疆能化公司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鞏固和擴大廠區、礦區綠化美化成果,積極探索更先進的生態環保技術和管理模式,努力建設更多環境友好、資源節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廠礦,為屬地生態文明和能源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更大的“山能力量”。讓綠色成為駐疆企業最動人的發展底色!
照片7張附后
圖為兗礦新疆能化兗礦新疆煤化工公司遠景 葉楠/攝
圖為兗礦新疆能化兗礦新疆煤化工公司綠植 葉楠/攝
圖為兗礦新疆能化伊新煤業綠化廣場 黃纖纖/攝
圖為兗礦新疆能化伊新煤業綠化墻 鐘東方/攝
圖為兗礦新疆能化伊新煤業綠化帶 鐘東方/攝
圖為兗礦新疆能化伊新煤業遠景 鐘東方/攝
圖為兗礦新疆能化公司駐地 李超/攝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段修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