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這是我這兩年放羊攢的錢,今天全部帶來了……”2025年8月11日,巴某將一沓現金交到新疆鞏留縣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加庫甫江·艾比西手中。加庫甫江清點確認后,將款項如數轉交給申請執行人布某。
2022年1月,巴某以2.2萬元租金將20畝土地承包給布某,后又擅自轉包給買某。布某發現土地被占用,于2023年8月訴至鞏留縣人民法院,要求返還承包費。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約定巴某于2023年10月1日前一次性返還2.2萬元。但截至2023年12月5日,巴某未履行協議,布某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立案后,法院經調查發現巴某名下并無存款、房產、車輛等可供執行財產,案件執行一度陷入僵局。2024年6月,法院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案件雖已‘終本’,但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絕不能終止。”加庫甫江表示。他多次走訪巴某所在村組,了解到其近年來以放牧為生,收入微薄但較為穩定。
“你養了多少只羊?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加庫甫江主動找到巴某,一邊聊家常,一邊核實其經濟狀況。得知巴某通過放牧和土地流轉每年有一定收入后,加庫甫江決定為其爭取分期履行債務的機會。
加庫甫江多次組織雙方溝通,一方面向巴某釋明拒不履行法律義務的后果,另一方面向布某說明巴某的實際困難,爭取給予還款寬限期。
“只要他在2025年底前能還上一部分,剩下的我可以不要。”在加庫甫江的耐心協調下,布某最終作出讓步。
2025年8月11日,巴某主動將積攢的18520元送至法院。布某收到款項后,當場表示自愿放棄余款。“沒想到法官為我的案子奔波這么多次,真的太感謝了。”布某對加庫甫江說道。
“看似標的不大的涉民生案件,承載的是老百姓對生活沉甸甸的期盼,關系的是群眾的切身利益。”鞏留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史歡表示,“布某的寬容和巴某的誠信,正是我們追求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同樣令人暖心的場景,也出現在李某與張某勞務糾紛案的執行過程中。
“法官不辭辛苦,奔波多地幫我要回了錢,我心里暖暖的。”8月9日,王某在伊寧市人民法院辦理領款手續后,向執行員朱佳彬表示感謝。
2023年8月,王某的丈夫李某因勞務糾紛將張某訴至伊寧市人民法院。法院判決張某支付李某欠款6000元。判決生效后,張某未主動履行,2024年12月,李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立案后,因被執行人張某名下未發現可供執行財產,2025年5月,法院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不久,申請執行人李某不幸病逝。
但朱佳彬并未停止推進執行工作,一方面積極查找張某財產線索,另一方面協助王某提交繼承證明文件,法院依法裁定變更王某為本案申請執行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朱佳彬多次溝通,被執行人張某認識到錯誤,主動表示愿意履行義務。2025年8月9日,6000元執行款全額匯入法院專項賬戶,朱佳彬立即通知王某辦理領款手續。
該案的順利執結,不僅有效保護了繼承人王某的合法債權,也是伊寧市法院踐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理念的生動體現。
據了解,8月6日,伊犁州直兩級法院啟動“絲路雷霆2025·夏日風暴”執行專項行動,將“小標的”案件作為司法為民的“試金石”,重點聚焦追索農民工工資、贍養費、撫養費、醫療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工傷賠償等涉民生案件,建立專項臺賬,實行優先立案、優先查控、優先處置,確保“小案快執”。充分運用網絡查控系統,讓“老賴”財產無處藏身;對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執行人,依法采取拘傳、拘留等強制措施;加強聯動協同,嚴厲打擊失信行為,依法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形成有力震懾,真正讓法律裁判成為群眾手中的“幸福賬單”。行動開展以來,伊犁州直兩級法院已執結小標的案件369件,執行到位金額730余萬元。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馬爾旦·馬旦尼亞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