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5場在烏魯木齊市召開。新疆哈密市委副書記、市長吾拉木江·熱依木及相關負責人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在全疆率先基本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主題,系統介紹哈密市在黨的治疆方略指引下,經濟、產業、民生、民族團結等領域取得的歷史性突破,展現新疆“東大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經濟實力實現跨越式躍升是哈密發展的鮮明注腳。2024年,哈密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人均生產總值達16.2萬元,較2012年的3.99萬元增長2.1倍。同年,該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9%,兩項核心指標均位列全疆第一。2025年上半年,發展勢頭持續向好,供需兩端協同發力,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產業升級構建起多元支撐體系,為哈密發展注入動力。農業領域,哈密以“哈密瓜IP”為牽引,2022年起連續舉辦三屆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推進全產業鏈建設。作為“中國哈密瓜之鄉”,其原產地哈密瓜種植規模穩定在8萬畝,年產17萬噸優質商品瓜,2024年第一產業增加值較2012年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8390元增至2024年的25828元,增長2.1倍。
工業方面,哈密已形成煤炭煤化工、新能源、裝備制造等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依托全疆第一的5708億噸煤炭預測資源量,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現“一塊煤”向“一滴油”“一方氣”轉變,2024年煤炭產量1.8億噸,就地轉化量近7000萬噸/年。新能源產業領跑全疆,今年6月“疆電外送”第三通道投產,哈密綠電7毫秒即可送達重慶,2024年外送電量占“疆電外送”總量的52.48%。此外,哈密建成全疆最大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本地化生產率超70%,氫能產業躋身全國前列,成為全疆首批氫能產業示范城市。
服務業領域多點突破,現代物流與文旅融合煥發新活力。2023年哈密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成陸港型樞紐并與多港口實現港港直通,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83列;文旅產業深化“文化+生態+消費”模式,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985.3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3.7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5%、23.2%。
哈密市委副書記、市長吾拉木江·熱依木發言。主辦方供圖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惫苁形睍?、市長吾拉木江·熱依木在發言中表示,哈密始終將財政支出的70%以上投向民生領域。就業保障有力,零就業家庭保持8小時動態清零,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超90%;醫療服務提質,建成1個國家級、6個自治區級重點???,實現檢查結果互認;住房條件改善,2025年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已交付1000套,1744套保交房全部完工,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更新項目有序推進。
改革創新與民族團結同步推進,為哈密發展凝聚合力。2025年哈密實施191項改革任務,政務服務平均辦件時長從12分鐘壓縮至7分鐘,群眾滿意率達99.95%。民族團結工作扎實有效,2019年哈密創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2024年2個集體和個人獲全國模范稱號,通過深化左宗棠文化研究、創排《惟舞伊州》等文藝精品,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當前,哈密正處于后發趕超的關鍵期、跨越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下一步,該市將繼續以黨的治疆方略為指引,深化產業協同、跨區域合作與民生保障,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哈密,為全疆率先基本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魏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