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走進被譽為“辣椒之鄉”的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八團塔門鎮,3.2萬畝辣椒地綿延鋪展,火紅的辣椒掛滿枝頭。這抹耀眼的“紅”不僅扮靚了田野,更鋪就了職工群眾的致富路。
八團塔門鎮辣椒地綿延鋪展。包偉攝
八團塔門鎮立足資源稟賦,精準定位,將小辣椒打造成特色主導產業,推動辣椒產業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的華麗轉身。
“辣椒管好了掙錢,管不好不掙錢,鋤草、防病,樣樣都是精細活。”種植戶文新江道出心聲。在辣椒種植核心區六連,辣椒種植面積占連隊土地的70%。從“不會種”到“種得好”,八團塔門鎮在實踐中摸索出成熟的本土種植和管理模式:針對極端天氣、病蟲害防控、品質提升等難題,制定工業椒和食用椒專屬技術規程,團鎮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為種植戶吃下“定心丸”。
創新從未止步。今年,該團鎮首次推行的辣椒直播套種孜然模式,每畝節約成本約600元,孜然畝產達60公斤,實現“一地雙收”。
光種得好還不夠,如何讓辣椒“身價倍增”?八團塔門鎮的答案是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種植能手牽頭成立合作社,通過訂單種植保障銷路;連隊“兩委”全程幫扶,從技術指導到市場對接,讓種植戶“敢種、會種、種得值”。“剛開始不敢種,連隊‘兩委’教技術、幫銷售,現在心里踏實得很。”文新江感慨道。
辣椒掛滿枝頭。王芳芳攝
更關鍵的突破在加工環節,從最初的簡單烘干、脫粒,到如今向精深加工大步邁進。今年,八團塔門鎮爭取援疆資金1000萬元、自籌資金1800萬元,對原有加工廠擴容升級。新設備投用后,加工能力實現質的飛躍,不僅能完成初加工,還可生產風味辣椒醬,甚至萃取高附加值的辣椒紅色素。
八團塔門鎮辣椒加工廠擴容工程基本完工,設備安裝調試到位。包偉攝
“今年就能自己加工辣椒顆粒、提取色素,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這既能降成本,更能抵御市場風險。”六連黨支部書記、指導員鄭春說。
如今,八團塔門鎮辣椒產業已構建起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3家辣椒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超1.5萬噸,預計年加工產值達1.2億元。一顆顆火紅的辣椒成為八團塔門鎮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職工增收“金鑰匙”,“辣椒之鄉”的名片在產業升級中愈發閃亮。(王芳芳 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