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今年依托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針對南疆眼病高發、救治資源不均衡及基層眼科缺失等問題,借助浙江援疆優質醫療資源,構建地區數字智能醫療眼科醫聯體,探索遠程醫療新模式。
在阿克蘇市紅橋街道衛生院智慧眼科診室,全自動電腦驗光儀、眼表眼底檢查設備及自動視力表等儀器已投入使用。今年5月起,地區衛健委在阿克蘇市3個鄉鎮街道試點開設智慧眼科診室,可篩查白內障、青光眼、干眼癥等14種常見眼病,并提供干眼癥等基礎治療。預計今年9月實現阿克蘇市街道鄉鎮全覆蓋。
居民木尼熱·麥麥提說:“在社區就能使用先進設備就診眼睛問題,方便太多了。”2025年,阿克蘇地區投入1000萬元專項資金,配備6類眼科智能診療設備,計劃建設40個基層“眼科智慧診室”,目前已完成30個。
紅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吳珊珊說:“我們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經過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專家指導及培訓,已服務2500余名居民,轉診130余例,治療150余例。”
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開發眼健康管理平臺,建立“智能篩—集中診—規范轉—分級治—遠程助—追蹤訪”的全周期服務流程,實現遠程會診、智能閱片和數據互通,推動“大病地區治、常見病縣市治、基礎病鄉村治”的分級診療目標。
新和縣城北社區居民再乃姆·馬木提在街道衛生院篩查出白內障后,經轉診至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后重見光明。阿克蘇地區還與浙江共建“眼視光南疆創新中心”,設立“在線名醫工作室”,溫州專家定期開展培訓,累計培訓基層人員500余人次。通過“柔性援疆”模式邀請專家駐點手術,2025年上半年地區眼科三級、四級手術量分別提升11.6%和87.26%。
地區衛健委黨委書記廖飛說:“聯合溫州醫科大學實施‘百人培訓計劃’,通過輪訓、遠程帶教、進修等方式,每年培養100名基層‘眼健康管理師’,三年內實現所有鄉鎮‘眼科智慧診室’全覆蓋。”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劉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