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新修訂的《代表法》第四十條里,‘明確代表執(zhí)行職務期間的補貼標準、范圍和方式’這行字時,我握著法律文本的手都在抖。”回想起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修訂后的法律條文那天,新疆烏什縣阿克托海鎮(zhèn)人大代表罕佐熱姆·艾合麥提的眼中依然閃著激動的光。這份源自基層的履職建議,從田間地頭的呼聲,到最終寫入國家法律,背后是一位基層人大代表扎根群眾、履職為民的執(zhí)著堅守。
罕佐熱姆·艾合麥提作為基層人大代表,平日里和鄉(xiāng)親們打交道較多。在履職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不少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在履職過程中常常面臨“兩難”,一方面,代表們需要抽出時間參加調研、走訪選民、反映訴求,這些工作占用了大量個人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明確的補貼標準,部分代表尤其是農村代表、無固定收入代表,在履職過程中的交通、誤工等費用得不到保障,有時甚至要自掏腰包,長此以往難免影響履職積極性。
“有位老代表為了核實選民反映的灌溉問題,頂著烈日跑了三個村,來回車費和耽誤的農活收入全是自己承擔,他說‘只要能幫群眾解決問題,這點錢不算啥’,但我聽著心里不是滋味。”罕佐熱姆·艾合麥提說,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代表履職有保障,才能更有底氣為群眾發(fā)聲。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民情,她開始深入調研,走訪了周邊多個村的數(shù)十名基層代表,詳細記錄大家在履職補貼方面的困惑和訴求,最終整理形成了《關于進一步明確人大代表執(zhí)行職務期間誤工費等補貼標準、范圍、方式的意見建議》。
在建議中,罕佐熱姆·艾合麥提不僅提出要明確補貼的具體范圍,涵蓋交通、通訊、誤工等合理支出,還建議根據(jù)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制定差異化標準,并規(guī)范補貼發(fā)放的程序和渠道,確保補貼真正用到代表履職上。這份建議條理清晰、數(shù)據(jù)詳實,字里行間滿是對基層代表履職現(xiàn)狀的關切,更承載著群眾對代表有效履職的期盼。
建議提交后,很快得到了上級人大的重視。相關部門就建議內容開展調研論證,多次與罕佐熱姆·艾合麥提溝通細節(jié)。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提出的關于補貼標準、范圍和方式的核心建議,在新修訂的《代表法》修訂過程中被充分吸納,最終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固定下來。“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所有基層代表心聲的凝聚,更是國家重視代表主體地位、保障代表依法履職的體現(xiàn)。”拿到阿克蘇地區(qū)人大工委辦公室頒發(fā)的榮譽證書時,罕佐熱姆·艾合麥提感慨道。
如今,新修訂的《代表法》已正式施行,明確的補貼規(guī)定讓基層代表們履職更有底氣。在罕佐熱姆·艾合麥提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代表們參加調研、接待選民的積極性更高了,大家常說:“法律給我們撐了腰,我們更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家事,好好履職不辜負信任。”而罕佐熱姆·艾合麥提依然堅持在履職一線,她說:“這份榮譽是肯定,更是責任。基層代表離群眾最近,只要把群眾的心聲真正帶上去,把法律的溫暖切實傳下來,就是我最大的履職追求。”
從田間地頭的呼聲到寫入國家法律,罕佐熱姆·艾合麥提的履職故事生動詮釋了“人民代表為人民”的深刻內涵。在我們身邊,正是無數(shù)像她這樣的基層代表,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民意,用行動傳遞民聲。他們把村民的急難愁盼記在心上、抓在手上,讓身邊群眾的聲音能被及時聽見、合理解決,成為鏈接群眾與黨政府的“貼心紐帶”。
(中國日報 記者 毛衛(wèi)華|罕佐熱姆·艾合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