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浪潮席卷產業變革的每一個角落,烏魯木齊伊利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檔案管理為數字化轉型的“先手棋”,用技術賦能打破傳統管理壁壘,構建起一套覆蓋全流程、貫穿各環節的高效檔案管理體系。這不僅讓沉睡的檔案數據煥發新生,更成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數據引擎”,為乳制品行業的數字化升級樹立了鮮活范本。
檔案數字化系統:打造檔案管理“智慧中樞”
烏魯木齊伊利作為檔案數字化轉型的試點單位,投入專項資金升級“數字檔案管理系統”,通過構建云端一體化平臺,實現檔案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該系統具備智能檢索功能,支持按業務類別、文件日期、項目等多維度精準查詢。系統上線后,各類質量抽檢報告、采購合同等文件均實現電子化采集,掃描識別準確率達99.8%,較傳統紙質歸檔效率提升80%以上。
同時,烏魯木齊伊利對2006年至2014年期間的紙質檔案實施系統數字化加工處理,采用高清掃描技術將紙質檔案轉化為電子圖像,同時對掃描后的圖像進行糾偏、去污、裁剪等優化處理,保證電子檔案的清晰度和可讀性;在完整性、規范性要求下,為每份電子檔案元數據建立規范索引體系,按照統一的格式和標準上傳至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中,完成檔案四性檢測與整個數字化加工流程。
經過數字化加工后,檔案展現出多方面顯著優勢。在利用效率上,打破了傳統紙質檔案必須到檔案室現場查閱的局限,檔案人員與借閱人員均可通過網絡即時檢索電子檔案,大幅縮短了查詢時間,過去需要半小時完成的檔案調取工作,現在僅需2分鐘即可快速完成,提升了檔案利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能更好地滿足各類業務工作對檔案信息的快速需求。
在檔案保護方面,減少了對紙質原件的反復翻閱和搬運,降低了因人為操作、環境因素導致的磨損、霉變、蟲蛀等風險,有效延長了紙質檔案的保存壽命,同時電子檔案可通過多重備份技術進行存儲,即便遭遇意外情況,也能快速恢復檔案信息,保障檔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此外,數字化檔案便于進行統計分析、信息共享和長期保管,有助于充分挖掘檔案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利用價值,為相關決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人才賦能:構建數字化轉型“軟實力”
為夯實數字化管理基礎,烏魯木齊伊利開展“檔案數字化能力提升計劃”,通過“理論培訓+實操演練”雙軌模式培育專業團隊。各基層單元定期組織“數字檔案工作坊”,模擬檔案電子化錄入、系統權限配置、應急數據恢復等場景,累計開展專項培訓12場,覆蓋員工200余人次。在實戰化訓練中,員工逐步掌握元數據標引、數據掛接等技能,檔案數字化處理合格率從初期的76%提升至98.5%。
從紙質檔案柜的現場查閱,到指尖輕觸的智能調取;從跨部門的檔案借閱審批,到云端授權的實時共享,烏魯木齊伊利以檔案數字化轉型為支點,不僅實現了管理效能的躍升,更構建起數據驅動的發展新動能,為乳制品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未來,烏魯木齊伊利將持續深化檔案數字化應用,計劃引入智能硬件設施實現檔案歸檔效率的進一步提升,讓每一份檔案都成為企業決策的“智慧源泉”。
(中國日報 記者 毛衛華|李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