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烏魯木齊8月12日電“皮雕賦能·勞有所得”美麗工坊非遺皮雕定崗培訓班發薪儀式在新疆烏魯木齊市自治區殘聯美麗工坊展銷廳舉行。殘疾婦女學員現場領取勞動報酬,最高日薪400元,人均日收入200元。
儀式合影。 龍欣 攝
活動現場。龍欣 攝
自治區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陳錦,自治區婦聯、農業農村廳、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烏魯木齊市殘聯、沙依巴克區殘聯、新疆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雙創基地等機構負責人與培訓班師生、學員家屬共同出席,見證學員收獲勞動成果與傳承非遺技藝的重要時刻。
學員拜師儀式。龍欣 攝
學員領取勞動所得。龍欣 攝
儀式現場,完成首期培訓的學員依次領取了培訓期間勞動所得。自7月開始,學員在皮雕非遺傳承人楊帆等老師指導下,采取“培訓+就業”模式,通過邊學邊干,成功制作皮雕手鐲、發卡等產品并實現技能轉化。學員取得最高日薪400元、人均日收入200元的經濟回報,此次培訓收入最高達3820元,有力印證了非遺技藝助力就業增收的可行性。
自治區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陳錦在講話中指出,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各廳局部門及社會力量協同支持下,美麗工坊為殘疾群體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技能提升平臺。她表示,希望本期學員成為非遺技藝帶動就業的“火種”,帶動更多殘疾人通過手工藝實現就業尊嚴與價值創造。
活動中,學員王薇正式拜師皮雕非遺傳承人楊帆。在嘉賓的見證下,雙方依傳統禮儀完成敬茶、呈帖、回帖等拜師流程,確立師徒關系。學員代表李彥與家屬代表吳燕燕發言,均表達了通過技能培訓重獲自我價值的喜悅,并對教師團隊表示由衷感恩。
儀式結束后,與會嘉賓共同參觀了美麗工坊皮雕手工藝品及雙創基地、輔具展廳。
學員工作室現場。龍欣 攝
學員作品展覽。 龍欣 攝
培訓班班主任趙淑洪表示:“學員們從零基礎起步,歷經從生疏忐忑到專注堅持的蛻變,用皮雕作品證明了自身價值。她們手中的報酬,承載著超越金錢的尊嚴與希望。”
據悉,項目將持續深化“技能培訓、產品創新、市場拓展”體系,推動殘疾人就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龍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