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是個好地方”非遺援疆主題展示活動將于8月15日至19日在新疆和田地區舉辦。437項非遺技藝、386位傳承人,帶著泥土的溫度與星河的輝光,在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共繪一幅跨越千年的文化長卷……
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是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后首個國家級非遺援疆活動,也是和田首次承辦該項盛會。活動以“文化潤疆 非遺添彩”為主題,通過“非遺+展演”“非遺+科技”“非遺+購物”“非遺+研學”等形式,集中展示437項非遺代表性項目,386位傳承人參與,規模為歷屆之最。
和田地區文體廣旅局副局長米日古麗·買吐送介紹,目前主會場約特干故城蘇密古堡一層改造已完成,北京、天津、安徽等援疆省市展館布展進度達80%。6家接待酒店、30輛國風保障大巴已就緒。為提升體驗感,和田設計“非遺研學路線”,推出玉雕打磨、剪紙創作等手作活動,形成“觀展+體驗+消費”閉環;同時細化人流分流方案,配齊醫療應急設施,確保活動安全有序。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羅靜表示,本次活動突出非遺在促進民族團結中的作用。序廳將展出25個省區市與新疆互贈的52件非遺作品,如北京景泰藍《風吹百合香》、福建廈門珠繡《福滿家園》等。展覽中,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與新疆傳統圖案結合、蘇繡技藝融入維吾爾族服飾等創新設計,展現文化交融成果。
活動首次引入數字化互動裝置,京東方藝云通過類紙畫屏動態展示新疆風光,光禹萊特以數字織機復刻“五星出東方”蜀錦紋樣,中央美術學院則推出數字煙花、皮影戲觸控裝置。央視《非遺里中國》新疆篇將錄制20余項非遺項目,節目于黃金時段播出,助力非遺傳播。
主辦方設置非遺市集,匯集近千件非遺好物,包括和田玉雕、艾德萊斯綢等特色產品,并啟動“非遺消夏購物月”,聯合電商平臺推出專區。分會場和田團城、墨玉老城等地同步開展展演、美食體驗,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本次活動是新疆非遺保護成果的集中呈現。截至目前,新疆已公布5956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其中國家級141項,設立5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工坊、主題旅游線路等模式成效顯著。8月14日,總投資逾億元的新疆非遺館將試運行,進一步助力文化傳承。
“世界玉都,中國和田”誠邀各方共赴這場絲路文化盛宴,見證非遺在文化潤疆與民族團結中的獨特魅力。
(中國日報 記者 毛衛華|龍坤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