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烏魯木齊8月5日電第七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于5日晚在烏魯木齊新疆人民會堂圓滿落幕。作為本屆舞蹈節壓軸閉幕演出,中國舞臺藝術史上首部騎兵題材大型原創舞劇《騎兵》——這部由內蒙古藝術劇院出品、囊括中國舞蹈藝術最高榮譽的精品力作,以震撼的草原史詩點燃全場,為持續17天、匯聚10國藝術家的國際藝術盛會畫上輝煌句點。
本屆舞蹈節以藝術為橋,向世界展現開放奮進的新疆形象。 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名藝術家奉獻了26臺52場精品演出,舞劇、歌劇、音樂劇爭奇斗艷,芭蕾舞、民族舞、現代舞交相輝映。王宏偉、張繼剛、佟麗婭等藝術家傾情加盟,星光璀璨。演出之余,藝術家們走進烏魯木齊地標、體驗非遺技藝、與各族群眾共舞,持續擴大人文交流“同心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余潔指出,本屆舞蹈節既是藝術的盛宴,更是國際社會感知開放包容、團結奮進新疆的重要平臺。
閉幕式現場。 龍欣攝
《騎兵》以抗戰勝利前夕為背景,深情講述蒙古族青年朝魯在外求學遭日軍欺辱后返鄉,在目睹日軍投放鼠疫病毒荼毒草原、幸得解放軍醫療隊及時救治的震撼經歷中,心靈深受感召。他毅然告別愛人珊丹與故鄉,穿上戎裝奔赴戰場,將個人命運融入民族解放的洪流,最終成長為無畏的騎兵英雄。劇中,珊丹贈予的愛馬“尕臘”與朝魯生死與共的戰友情誼,更成為動人心魄的情感紐帶。
演出現場。 龍欣攝
演出現場。 龍欣攝
演出現場。 龍欣攝
演出現場。 龍欣攝
這部以肢體語言淬煉草原史詩、以熾熱情感撼動靈魂的誠意之作,憑借其高度舞蹈化的藝術表現征服觀眾。其藝術魅力在于完美融合傳統與現代:不僅深植蒙古舞、馬舞、薩滿舞等經典民族舞蹈元素,更巧妙融入現代編舞語匯,在堅守濃郁民族特色的同時,以流暢的肢體敘事承載宏大歷史主題。觀眾既能沉浸于壯美激越的舞蹈場面,亦能深切感受個人抉擇、家國大義、鐵血豪情與深沉愛戀交織的磅礴力量。
演出結束,現場觀眾起身歡聲鼓掌。烏魯木齊觀眾孫女士觀演后表示,該劇成功融合了蒙古舞、馬舞等特色民族舞蹈語匯與現代舞臺表現手法,劇中表現戰馬和騎兵的段落充滿力量感,她強調,最動人之處在于男主角朝魯的命運起伏與民族在歷史關頭的命運緊密相連,其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大義高度契合的敘事令人感同身受。她同時表示,能在新疆觀賞到這部兼具高超藝術水準與深沉家國情懷的舞劇實屬難得。
《騎兵》的舞臺征程榮耀非凡。2020年,該劇一舉摘得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2022年更上層樓,同時斬獲第十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以及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三大重磅獎項加身,彰顯其非凡的藝術價值與思想高度。
《騎兵》的成功源于其出品方——擁有深厚藝術積淀的內蒙古藝術劇院。該劇院前身為1946年成立的內蒙古文工團,作為自治區直屬文藝院團,不僅孕育了眾多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更創作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傳世經典以及包括《千古馬頌》在內的新時代舞臺力作。此次《騎兵》在新疆的上演,是該劇院踐行文化交流使命、展現中華優秀舞臺藝術精粹的重要一站。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龍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