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記者在新疆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阿拉爾經開區)新疆臻鷺化纖有限公司看到,依托園區紡織企業廢料為核心原料,經過精細化分揀、智能化加工等先進工藝,將原本的“工業垃圾”轉化為高品質再生滌綸短纖,銷往全疆各地。
廢化學纖維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回收、處理和再利用廢棄的化學纖維及其制品,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環境污染,并推動紡織行業的綠色轉型。
“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左右,今年4月份進行設備調試,6月試機投產,是南疆首條再生滌綸短纖生產線。我們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來調整產品參數,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再生滌綸短纖。目前吸納就業80余人,日產量在45-47噸,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1.5億元規模,產品主打高端紡織原料市場,核心供應本地及烏魯木齊、庫爾勒等周邊地區的混紡企業,同時正積極打通外貿渠道,進一步擴大銷售。”新疆臻鷺化纖有限公司再生滌綸短纖項目負責人承宇介紹說。
公司生產的再生滌綸短纖在強度、色澤等指標上媲美原生纖維,打破了再生原料“低質低價”的傳統認知,推動再生紡織材料向高端應用領域突破。
作為南疆首條再生滌綸短纖生產線,它的投產標志著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紡織產業向綠色循環經濟邁出堅實步伐。阿拉爾經開區將持續布局高端循環經濟生態鏈,攻關功能性再生材料技術,拓展在醫療、高端家紡等領域的應用;并依托項目形成的產業基礎,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打造“廢料回收—高端再生—精深加工”的全鏈條產業集群,力爭將阿拉爾經開區建設成為南疆再生紡織材料高端制造與創新高地,促進阿拉爾市化纖工業循環經濟新發展。
當前,阿拉爾市正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大抓產業、主攻工業,加快構建特色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綠色化工“三大基地”,重點做大做強棉紡、粘膠、聚酯“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堅持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快培育工業新動能,打造新型工業化主力軍。
(中國日報 記者 毛衛華|黃月天 李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