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勒泰,致那些寂靜的、固執的美好。
盛夏的阿勒泰山脈綠意密布,新疆哈巴河縣齊巴爾鎮吉林新村的彩虹布拉克景區游人如織。正如李娟在《我的阿勒泰》自序中寫道:“我正是這樣慢慢地寫啊寫,才成為此刻的自己?!闭沁@種慢,成就了李娟,也成就了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似乎就是一本記憶手冊,回顧的都是過去的日子里,讓她覺得溫情難忘的地方。也許是新疆的一棵草,也許是一座山,也許只是一陣風。她像是一只不問是非的精靈,只是來到人間采擷,來到阿勒泰,于是她駐足。
哈巴河縣彩虹布拉克,這片因電視劇《我的阿勒泰》走紅的“詩意秘境”,正以“影視+文旅”的創新模式,書寫著邊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夏風輕撫,草甸深厚,河流濃稠,文秀和巴太還在那棵樹下小憩嗎?不妨去馬場看看那些飛揚的塵土和石粒吧,那里有巴太的伙伴們,有一只叫“閃電”的五歲小馬,“世界就在手邊,躺倒就是睡眠”。
據哈巴河縣文旅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當地累計接待游客305.15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0.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93%和27.16%。
在彩虹布拉克的馬場中,巴太和他的伙伴們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馬術表演。烈日下,騎手們額角的汗珠閃成耀眼的亮斑,巴太的頭巾隨著馬蹄的節律在風中飄搖,伴隨著充滿激情的解說,這場技巧性與觀賞性齊飛的視覺盛宴給每位游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月光搖曳在地面上,原野沐浴在月光下……”在巴太的樹下,葉爾波力掃動琴弦,彈唱著他的原創歌曲、《我的阿勒泰》的劇插曲——《月光》。歌聲輕柔,歌詞溫存,仿佛躺在無邊綠原一個溫暖而堅實的懷抱里酣睡,頭頂是云舒青空,耳邊是隱隱馬鳴。歌聲潺潺,引領著我們走進巴太,那個俊朗的哈薩克少年的面龐,和他那影影綽綽的夢。
“我們迅速修復劇中場景,設計打卡點,并推出沉浸式體驗項目,讓游客從‘看劇’轉向‘入戲’?!惫秃涌h文體廣旅局局長魏成根介紹,當地以《我的阿勒泰》熱播為契機,整合G331邊境公路沿線資源,串聯白樺林、幻光森林等景點,形成“影視主題自駕路線”。游客可身著同款哈薩克族服飾拍照,品嘗劇中特色美食,甚至參與牧區生活體驗,全域旅游綜合體初具規模。
劇集的熱度終會隨著時間散去,阿勒泰地區擁有喀納斯、可可托海等優質文旅資源,正著力將《我的阿勒泰》熱播劇的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發展動能,推動“劇集熱度”向“地域品牌”深度轉變,推動《我的阿勒泰》向我們的阿勒泰轉變。據悉,哈巴河縣已啟動“四季旅游”計劃:春季推出草原花海攝影節,夏季主打沉浸式影視露營,秋季舉辦牧民轉場文化節,冬季開發雪原自駕項目。通過“自然風光+影視IP+民族文化”的多維賦能,這片“彩虹之地”正從短暫走紅轉向可持續增長。
這或許就是文旅與經濟的最生動詮釋,是對大自然的最美好的注解。正如,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所寫的:“世界溫暖,草原明亮。每一個人的眼睛都是新鮮喜悅的”。
(中國日報 記者 毛衛華|龍坤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