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工作事關人民群眾幸福安全,是重點民生工作。為了有效防止暑假期間學生溺水事件再次出現,經烏什縣委研究決定在全縣各個行政村(社區)搭建游泳池,為暑期學生打造安全游泳空間,從源頭破解溺水隱患難題。
縣委關于在村(社區)搭建游泳池的決策部署,得到烏什縣各級人大代表強烈響應,代表們紛紛表示“在村里建設游泳池,能極大減少學生私自下河游泳的情況。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里享受戲水樂趣,家長們也能更安心?!?/p>
這一“小切口”舉措,正以實際行動守護暑期學生安全,筑牢防溺水民生底線,成為烏什縣基層治理中守護群眾幸福的生動注腳,持續為構建安全、和諧的縣域環境添磚加瓦,讓防溺水工作從“被動防范”邁向“主動守護”,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以點滴行動匯聚起保障人民群眾安全的強大力量,書寫基層治理守護生命的溫暖篇章。各鄉(鎮)結合實際,投資72.34余萬元,靈活采用充氣式、磚混結構、支架式、基坑+防水布、沙袋+防水布等多元模式,在111個村(社區)新建116個游泳池。縣域各級人大代表全程監督,從場地規劃到設施安全,從救生配備到運營管理,積極全過程參與“一村一泳池”項目建設,確保“建得快、用得好、真安全”。社會反響隨之而來,群眾普遍點贊,認為泳池讓孩子“有處可游、安全可?!保葷M足暑期娛樂需求,又消解了溺水焦慮,通過提供安全場地,把游泳技能培養融入暑期生活?;鶎痈刹恳卜答仯境爻蔀椤熬勖裥摹钡男玛嚨?,村民參與防溺水宣傳、志愿巡查的積極性顯著提升。
從“發現基層經驗”到“推動縣域行動”,烏什縣人大以主動作為詮釋監督為民,用“游泳池建設”這一務實舉措,為學生暑期安全編織“防護網”。隨著泳池逐步覆蓋、管理持續細化,這場由人大代表推動的防溺水實踐,正將“減少溺水悲劇”的愿景,轉化為守護學生生命安全的堅實防線,讓暑期溺水隱患在“安全泳池+技能培養+社會共治”的合力中成為歷史。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孫椿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