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上班太忙了,這點事就不要麻煩他們了,這位87歲的居民黨員李保珍堅持自行承擔樓棟下水主管道破裂維修費用1000元......”近日,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雅瑪里克山街道會議室內氣氛熱烈,掌聲不斷。15位來自社區不同崗位、不同年齡段的基層宣講員,將視角對準社區的日常點滴、鄰里間的守望相助、工作中的平凡堅守以及大家共同見證的發展變化,用最樸實的語言,分享著他們身邊的故事。
宣講中,有社區工作者動情講述轄區獨居老人無私奉獻,大事小情幫助鄰里的故事,也有居民結合自身經歷,分享社區環境改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點滴感悟。“聽了他們的故事,我特別感動。原來我們身邊有這么多默默奉獻、傳遞正能量的人。我也要向他們學習,為社區大家庭多貢獻一份力。”一位在現場聆聽的居民王阿姨感慨地說。
宣講結束后,評委們通過內容、表達、感染力等方面的評選出一、二、三等及優秀展示獎,并為大家頒發了證書和獎品。冷庫山社區居民周冬梅激動地說:“今天借助這個機會,不僅把自己身邊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還被大家的故事給打動了,回去我要把這些鮮活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以小故事闡釋大道理,從小切口展現大主題。雅瑪里克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鄒軍表示,街道立足轄區實際,以講身邊的故事比賽為契機,發現和培養更多“接地氣”的優秀宣講員。下一步,街道將持續壯大基層宣講隊伍,鼓勵宣講員們當好“翻譯家”,用“家常話”講清大道理、用“大白話”講懂新理論、用“知心話”講透好政策,共同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區貢獻力量。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