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以“健康中國·清涼昭蘇”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生態康養與健康養老大會暨昭蘇康養旅游文化活動在新疆昭蘇縣隆重開幕。此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共同聚焦生態康養與健康養老產業的創新發展,為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注入新動力。
縣委書記侯陶在致辭中代表縣委、縣人民政府對遠道而來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昭蘇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謝。他指出,近年來,昭蘇牢記囑托,錨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農牧業是基礎、馬產業是特色、旅游業是重點、冰雪產業是增量”定位,深挖生態與文化優勢,加快構建“康養+”融合格局。從“天山藥谷”到中醫醫院亞高原康養中心,從旅居康養到“老知青重返舊地”,從夏塔索蘭生態谷到云騰莊園,昭蘇正以多元業態讓“生態+旅游+康養”底色更亮。
新疆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健委原二級巡視員趙新建;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高級工程師,國標委《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李萍;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葛志榮分別進行致辭。葛志榮表示,作為國家戰略落地的重要載體,生態康養產業需以品牌化思維挖掘地域特色,昭蘇的“清涼”生態本就是最具辨識度的品牌,值得深耕細作。李萍從標準化建設角度指出,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標準引領,希望以此次大會為起點,推動昭蘇在“生態+康養”服務標準制定上先行先試,為行業提供可復制的經驗。趙新建則強調,新疆康養產業發展正迎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機遇,昭蘇的“生態康養”實踐是新疆乃至全國的生動樣本,期待通過大會促進疆內外資源聯動,讓這一模式輻射更廣,惠及更多老年群體。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葛志榮宣布開幕。
昭蘇縣委副書記、縣長阿比連·阿布力海依爾介紹了昭蘇縣的整體情況。
大會主論壇環節氣氛熱烈,專家學者們圍繞《破界·重構——文旅療愈的價值回歸》《鶴年堂中醫藥賦能昭蘇中草藥產業》《銀發經濟是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等前沿主題展開深入研討,聚焦生態康養產業的發展趨勢、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等核心議題交換見解。與會專家認為,生態康養產業的發展需以自然生態資源為根基,推動與醫療、養老、旅游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康養服務體系;同時應強化科技創新賦能,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專家們特別指出,昭蘇憑借獨特的自然資源與突出的生態優勢,在發展生態康養產業方面具備天然潛力和廣闊前景,其鮮明的地域特質使其在康養領域備受矚目,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優質樣本。
河南省民宿行業協會會長、河南省濟源市發改委原主任邱英平說:“此次來到昭蘇,我深感震撼。這里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都令人由衷贊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昭蘇作為海拔約2000米的天然‘涼都’,是絕佳的康養避暑之地,更是適合養生的理想所在。昭蘇不僅是新疆的昭蘇,是中國的昭蘇,更是世界的昭蘇。我們應當始終如一地向世界展現這里的人文底蘊、地理風貌與生活氣息。昭蘇的未來必定一片光明,也希望全國各地的有識之士能親自來走走看看,這里終將成為康養勝地。”
除了主論壇,大會還設置了多個分論壇,分別聚焦生態康養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徑、銀發經濟發展的科技創新等熱點話題。與會代表們在分論壇上積極交流經驗,分享見解,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許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議,尤其對昭蘇在生態康養領域的天然優勢和發展潛力給予了高度關注與認可。
中國保健協會健康養老促進分會會長、中國林學會森林療養分會副理事長劉巧玲說:“把全國生態康養與健康養老大會放在昭蘇召開,真是選對了地方。這里不僅水草豐美、天藍云白、草原遼闊,天山腳下更有冰川雪山相映,最難得的是,這里的自然生態環境堪稱絕佳。希望借著這次大會,昭蘇能實現全方位的升級與維度提升,迎來跨越式的發展。這片土地,未來必定前途無量。”
會上,昭蘇縣就旅游產業發展和房地產發展情況進行了宣傳推介,系統展示了在康養配套設施建設、旅居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成果,為合作對接搭建橋梁。
在昭蘇康養旅游文化活動展示區,特色非遺產品和農產品琳瑯滿目,充分展示了昭蘇的文化魅力和康養產業發展成果。此外,與會人員還將實地考察昭蘇的生態康養、特色旅游項目,親身感受昭蘇的獨特康養環境。
新疆醫科大學、伊犁州民政局、伊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伊犁職業技術學院、伊犁州藥檢所等科研院所相關負責人,相關企業協會嘉賓,來自全國各地康養旅游產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縣領導王輝、王吉昆、潘錦、陳磊、帕提曼·夏力甫汗等參加此次大會。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楊悅 李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