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塔城地區裕民縣,一座以著名愛國人士巴什拜·喬拉克命名的綜合性展覽館,正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跨越民族的大愛精神,吸引著四方游客。作為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塔城地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巴什拜展覽館通過豐富的展陳和沉浸式教育活動,讓愛國情懷與團結精神代代相傳。
龍坤瀾 攝
三代人接力守護,愛國精神歷久彌新。巴什拜展覽館建成于2006年,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通過四大主題單元生動展現了巴什拜·喬拉克“自立自強、捐資助國、造福百姓”的感人事跡。其中,他傾盡家產為抗美援朝捐獻飛機的壯舉,成為新疆各族群眾愛國奉獻的典范。“爺爺常說,國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巴什拜孫子毛肯·庫爾曼哈吉回憶,“爺爺常常把自己的工資捐獻出去幫助別人,不分民族地幫助他人”。這份信念深深影響著家族后輩,其外孫都慢·努爾木汗表示:“我們從小聽著他的故事長大,民族團結和家國情懷已刻在骨子里。”
巴什拜的后代們。龍坤瀾 攝
多元教育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近年來,展覽館創新推出情景黨課、民族文化體驗等活動,讓紅色教育與民族團結教育更接地氣。負責人趙玲介紹:“我們依托展覽館,通過情景黨課、民族文化體驗等活動,讓游客深刻感受民族團結的歷史傳承,在互動中感悟‘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厚歷史。”數據顯示,該館已獲評“自治區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自治區新時代職工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學習,汲取愛國主義精神力量,感悟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巴什拜的孫子毛肯·庫爾曼哈吉接受采訪。龍坤瀾 攝
從牧羊人到產業引領者,巴什拜精神推動鄉村振興。巴什拜的愛國精神更化作現實生產力。他培育的巴什拜羊品種,如今已形成從育種到深加工的全產業鏈,成為裕民縣支柱產業之一。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模式,不僅延續了他的惠民初心,更賦能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巴什拜羊模型。龍坤瀾 攝
目前,提升改造后的展館以更現代化的面貌對外開放,成為文化潤疆工程的重要載體。正如館內陳列所言:“巴什拜的故事,是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縮影。”在這里,愛國與團結的薪火,正照亮新時代的精神家園。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龍坤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