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二泉》聯排現場。范晨露攝
7月18日晚,烏魯木齊文化中心·大劇院內燈火通明,大型民族歌劇《二泉》全劇聯排在此舉行。這部以民間音樂家阿炳傳奇人生為藍本的作品,集結了天津音樂學院與新疆師范大學的百余名師生,通過江南民樂與西域風情的碰撞,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地域的文化盛宴。
歌劇《二泉》以無錫民間音樂家阿炳的故事為背景,融入了豐富的江南民歌元素,如蘇州彈唱、江南小調等,展現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劇中通過舞蹈、合唱等多種藝術形式,將觀眾帶入江南水鄉的唯美意境。新疆師范大學天山百靈合唱團承擔了劇中多個合唱片段,為劇情增添了厚重的藝術氛圍。
《二泉》歌劇演員楊關接受媒體采訪。范晨露攝
天津音樂學院大二學生楊關在劇中飾演阿炳的生母吳氏。她坦言,這一角色對她而言是巨大的挑戰。“吳氏的一生充滿苦難,而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最初很難感同身受。”在導演和老師的指導下,楊關通過細節填充和情感揣摩,逐步理解了角色的內心世界,最終在舞臺上成功詮釋了這一形象。這是她首次擔任歌劇主演,她表示這次經歷讓她從學生心態轉變為真正的歌劇演員。楊關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來新疆,對這里的自然風光和美食充滿期待。
歌劇參與者吳家樂接受媒體采訪。范晨露攝
此次演出是天津音樂學院與新疆師范大學的首次合作。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吳家樂擔任合唱部分的指揮,他介紹,合唱團在80天內完成了多個高難度唱段的排練,包括男女聲合唱和混聲合唱,為劇情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烘托。天津音樂學院的王宏偉老師也親臨指導,為演員們提供了專業的藝術支持。
歌劇《二泉》將于7月20日至21日在烏魯木齊文化中心·大劇院正式上演。此次演出不僅是藝術的盛宴,更是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梁,通過舞臺語言傳遞,呈現多元文化的交融之美,展現新疆大地團結奮進的時代脈搏,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享受。
記者在聯排現場感受到,無論是演員的深情演繹,還是幕后團隊的精心打磨,都展現了這部民族歌劇的獨特魅力。觀眾們可以期待在正式演出中,感受《二泉》帶來的藝術震撼。
中國日報記者 毛衛華|范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