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援疆資金的全力支持下,一座融合嶺南特色與現代化教育理念的示范性學校——廣州新城實驗中學近日正式亮相新疆喀什疏附縣。該校由廣州協和學校托管運營,依托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專業支撐,以“環境最美、設施最優、條件最好、功能最全”為目標,成為喀什地區首個具有嶺南風貌與援疆印記的優質樣板學校,也是疏附縣學子“家門口的內高班”。
龍坤瀾 攝
學校占地200畝,建筑面積達7萬平方米,整體設計獨具匠心。仿嶺南騎樓的建筑風格與協和生態校園理念相結合,連廊串聯起教學樓、實驗樓、宿舍區,實現“風雨無阻”的校內動線。77間智慧教室全面支持雙師課堂與遠程教學,物化生實驗室、創客空間、聲像圖書室等高標準場室一應俱全,田徑場更配備運動數據實時采集系統,科技感十足。
生活區同樣彰顯人文關懷:四棟宿舍樓提供6-8人間選擇,雙層智慧飯堂兼具餐飲與社交功能。“這里的一磚一瓦都帶著廣東溫度”,廣州新城實驗中學校長許楚濱介紹,“我們要讓邊疆孩子享受媲美沿海的教育資源”。
龍坤瀾 攝
課程體系是該校核心亮點。移植自廣州協和學校的“六和課程”以“和”文化為魂,圍繞運動健康、科學思維等六大素養,構建起“和樂”“和雅”等六大模塊課程群。初中部開設“和致實驗班”(數理科創方向)與“和雅實驗班”(人文藝術方向),高中部則設立面向喀什全地區的“粵新科技創新班”,聚焦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領域,與廣州總校聯動開展雙師培優與科技夏令營,直指高校強基計劃。
“我們不僅要輸送知識,更要培養視野寬廣、抱負遠大的可持續發展人才。” 校長許楚濱表示。該校師資由三部分組成:30%的廣州援疆教師、50%的疏附縣骨干教師及20%的新教師,形成“老中青”梯度合理的育人梯隊,援疆教師團隊實現全學科覆蓋。
“雙師課堂”是該學校的教學亮點,廣州的精品“培優”課通過線上直播、同課異構的形式,使嶺南的教育資源能夠潤澤到祖國的西部,形成“線上 +線下雙師”的模式,達到“1+1大于2”的效果。
作為廣東省教育援疆示范性工程,該校今年初中部計劃招生450人,高中部招收240-320人,其中“粵新科技創新班”50個名額面向喀什地區擇優錄取,將于今年9月第一次招生。通過“內高班”同等師資配置和穗疏兩地課程共享,學校正成為連通邊疆與沿海教育資源的橋梁。
“和遠同心,知行合一”,這是廣州新城實驗中學的校訓。校長許楚濱這樣解讀到:“‘和遠同心’四個字出自喀什市班超紀念館,象征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即協和,‘和’文化是學校的支撐。‘知行合一’,即我們的培養目標,爾識真理,真理釋爾”。
龍坤瀾 攝
這里既有嶺南園林的雅致,又有智慧教育的未來感,更有扎根邊疆的教育情懷。廣州新城實驗中學的啟航,標志著教育援疆從“硬件輸血”邁向“軟件造血”的新階段,為邊疆教育高質量發展樹立了嶄新范式。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龍坤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