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新疆烏魯木齊7月12日電 7月11日下午,由烏魯木齊秦劇團主演的《姊妹易嫁》在新疆烏魯木齊秦劇院,成功上演。
演出照片。張淑琴攝
烏魯木齊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前身為1890年落戶首府的秦腔“新盛班”,1950年在政府領導下,實行民主建政,更名為“新中劇院”。1959年轉(zhuǎn)為國營,正式成立“烏魯木齊市秦劇團”。建團以來先后創(chuàng)作加工、整理排演了百余部優(yōu)秀傳統(tǒng)劇目,創(chuàng)作移植了大批在西北和新疆極具影響的新編歷史劇和現(xiàn)代戲。
演出圖片。張淑琴攝
秦腔《姊妹易嫁》以高亢激昂且富有感染力的秦腔唱腔,結(jié)合跌宕起伏、飽含倫理沖突與人性考驗的劇情,展現(xiàn)出質(zhì)樸豪放、情感濃烈的西北地域戲曲特色。
張素花自幼與毛紀訂婚,娶親之日,嫌毛家貧窮,不念舊日情義,拒絕完婚。妹妹張素梅激于義憤,勸說姐姐不要貪慕富貴,又深感毛紀忠厚善良,在爹爹的提議下,愿代姐姐出嫁。張素花獲知毛紀得中新科狀元,羞愧難當,后悔不已。
演出照片。張淑琴攝
“姐姐呀,毛郎雖貧情義重,怎可忘卻往日情。富貴哪能天注定,莫把真心換虛榮 。”這是妹妹張素梅的經(jīng)典臺詞。在這句臺詞中,張素梅言辭懇切,以毛紀的情義為重,勸說姐姐不要因為一時的貧富差距,就拋棄往日的感情, 點明了真情比富貴更珍貴的道理。
張素花扮演者和妮娜,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和抉擇,可能會像張素花一樣,因一時的沖動或糊涂,做出錯誤的選擇。但重要的是,我們要能在錯誤中反思,學會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堅守內(nèi)心的善良與情義。
秦腔《姊妹易嫁》以秦腔獨有的高亢激昂、粗獷豪放的聲腔藝術,生動演繹富有道德教化與人性思辨的故事,兼具戲曲表演程式之美與傳統(tǒng)價值觀傳承意義,彰顯獨特的地域文化藝術魅力。
(中國日報記者 毛衛(wèi)華|張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