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庫車市阿拉哈格鎮吉日木勒克村迎來新疆理工學院能源化工工程學院團委“三下鄉”實踐團隊。7名大學生志愿者以“科普趣味實驗”為特色,為當地村民和學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中,志愿者們走進課堂,開啟“磁力驅動—探索手搖發動機的奧秘”為主題的趣味實驗課堂,借助動畫演示、案例講解,向學生們普及水能、風能、動能發電的基本原理,并帶領學生們分組開展小實驗。在手搖發電實驗中,學生們握住發電裝置手柄用力搖動,看到小燈泡逐漸亮起,臉上洋溢著驚奇的笑容。這一實驗過程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科學的奧秘,給孩子們種下了科學的種子。
新疆理工學院能源化工工程學院學生劉菲說:“孩子們的反響都非常好,非常積極熱情,這也讓我們覺得收獲滿滿。”
據悉,“三下鄉”是青年扎根鄉土、服務社會的生動課堂,既能錘煉本領、增長才干,也能激勵青年學子在基層實踐中磨礪意志。宣講團成員生動的授課方式吸引了學生們的踴躍參與,活動進展順利且取得良好效果,覆蓋青少年200余人。
新疆理工學院能源化工工程學院專職團干部艾力哈木·米吉提說:“我們希望通過化學知識普及來激發孩子對能源化學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通過能源化學領域的典型歷史人物的紅色故事,引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在他們心里種下一顆努力學習,長大了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人才的種子。”
接下來,庫車市阿拉哈格鎮將持續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多渠道、多方式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持續開展共青團“陽光巴郎”青少年之家項目系列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科學興趣,營造良好的科學學習氛圍,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 趙家樂 郭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