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與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搭建“六大銀輝先鋒平臺”,充分激發離退休干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推動老干部工作與服務中心大局同頻共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疆實踐貢獻銀發力量。
“銀輝好聲音”宣講平臺。圍繞講好中國故事、新疆故事、伊犁故事,充分發揮老干部理論功底扎實、宣講“接地氣”的獨特優勢,全州成立老干部宣講團45支,培養宣講骨干367人,創新推行“大宣講+”新模式,將紅色基因傳承、現代文化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宣講的重點內容,州縣老干部宣講團深入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鑄牢共同體·共圓中國夢”主題宣講132場次。
“銀輝聚智堂”獻策平臺。圍繞助推伊犁州“10+1產業集群”和“1+10+X+N”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州縣兩級組建老專家服務團隊19支,吸納各類老干部專業人才827人,遴選37名老干部專業人才組建4支“晚晴增輝”老干部專家顧問團,分期分批到農民庭院炕頭、牧區棚圈、田園牧場開展政策宣講、科技下鄉、義務問診、健康講座,組織開展“我為新疆高質量發展獻一策”專題調研和技術服務活動35場次,培訓鄉土人才900余人次。
“銀輝先鋒匯”志愿平臺。圍繞發揮先進典型“頭雁效應”,采取“1+1+N”工作模式,即“一名先進典型領銜工作室、引領一支銀齡服務團隊、帶動一批干部群眾志愿者”,組織引導65名政治覺悟高、熱心公益事業、樂于奉獻的離退休干部黨員作為帶頭人,建立14類65個特色鮮明、示范帶動作用突出、黨員群眾公認的“老干部工作室”,吸納751名政治素質過硬、群眾基礎深厚的老干部擔任駐室成員,建立各類志愿服務隊102支,開展黨的惠民政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1000余場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900余場次、為群眾辦實事200余件。
“銀輝助發展”聯企平臺。建好用活“銀發人才庫”,按照“基礎信息、專業領域、服務意向”三個維度分類建檔,吸納州直379名銀發人才入庫,涵蓋經濟、科技、農業、林業、牧業、水利、教育、醫療等10領域。建立老干部局、關工委、科協、老科協“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召開“黨旗領航 助企發展”銀企交流會,實施“攜手銀齡·共贏發展”老干部進工業園區包聯指導行動,為企業協調解決“用工荒”“融資難”等問題16個。
“銀輝潤疆行”文化平臺。結合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開展“大美新疆·樂在夕陽”系列文體活動76場次。實施“銀發人才”賦能助推“文化潤疆”行動,深挖老干部人才“富礦池”,聘請退休干部、知名音樂人狼戈擔任州老年大學“客座音樂人”,在伊寧市六星街社區建立“狼戈藝舍”,舉辦“銀齡風華?藝潤家鄉”老干部文藝愛好者座談會。
“銀輝護青苗”愛心平臺。精心籌備全國民族自治州關心下一代工作現場會,成功舉辦首屆“一帶一路”“中哈友好 青春同行”中哈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深入開展“老少聯動·同心筑夢”行動,組織15230名基層“五老”與青少年結對子,舉辦“大手拉小手”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350余場次。探索推行“銀發網格+”措施,開展助學、助困、助孤、助殘、助業和愛心幫教“五助一幫”行動,發放助學金46.3萬元,1000余名青少年受益。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于海濱 劉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