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針對離退休干部隊伍人數總量增加、退休干部逐年增加、離休干部逐年減少“兩增一減”的新情況、新問題,制定實施《在職干部全覆蓋聯系離退休干部制度》,構建全方位、多維度、精準化服務鏈,進一步提升離退休干部思政教育、組織建設、服務管理、發揮作用的針對性、實效性。
全方位構建銀發“守護網”。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州直各縣市、部門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在職干部全員參與,采取“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方式,全州4萬余名在職干部結對聯系4.2萬余名離退休干部。深入開展重要節日必訪、有特殊困難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有重大變故必訪、生日必訪“五必訪”活動,對異地居住、長期外出的老同志,采取派員探望、電話隨訪、網絡溝通等方式走訪聯系,全面建立結對聯系和離退休干部意見建議“兩項臺帳”,走訪慰問老干部8.2萬余人次700余萬元,及時了解離退休干部思想動態,形成全覆蓋聯系服務老干部的“守護網”。
多維度思政教育“聚合力”。投入265萬元建設“奮進·足跡”初心館,讓革命精神、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州縣兩級召開老干部通報會78場次,舉辦“黨課+”系列專題講座26場2000余人次,組織老干部赴貴州、重慶、井岡山、瑞金等革命圣地開展紅色教育3場次100人次,赴江蘇開展“鑄牢共同體·共圓中國夢”專題調研2場63人次,開展“紅歌里的黨史”下基層活動15場次,編發《老干部通訊》3期280份。在老干部(老年)大學開設特色專業課26門,培訓老干部學員1300人次。規范離退休干部網絡行為,開展“文明e網·銀齡同行”主題宣教活動3場次,帶頭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
精準化深耕服務“責任田”。堅持用心用情、精準服務理念,有針對性開展送學習、送健康、送服務、送關愛“四送”活動,建立以老干部需求為導向的“暖心敬老”服務臺賬,主動加強與社保、醫療衛生、民政等部門的有效對接,認真落實離休干部“一人一策”,開展上門巡診300余人次,試點打造老干部“金色天山·關愛星愿墻”,落實“微心愿”57個,開展“金色天山·伊犁晚晴—文藝精品鄉村行”活動15場次,為老干部提供更多樣、更優質、更便利服務,更好滿足精神文化新需求,引導廣大老干部在鑄牢中華民族同體意識和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優勢作用,精準精細壓實服務“責任鏈”。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于海濱 劉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