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新疆和田7月3日電 7月2日新疆和田地區鄉村“著名行動”成果在2025年新疆昆侖文化論壇上發布,并進行了“點亮地名”儀式。點點亮光,映照文化之光。
和田地區鄉村“著名行動”成果發布暨“點亮地名”儀式。照片由會議主辦方提供
會上,學生代表和領導嘉賓共同點亮地名,各個地區也同步進行地名揭牌儀式。屏幕內外的掌聲重合在一起,共同慶祝儀式的圓滿成功。
此次大會共點亮了76個地名,命名范圍涵蓋和田地區一市三縣以及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博望峰定遠峰地名的點亮,讓昆侖山主山峰有了新名字,展現巍峨昆侖文化。除此之外,還有蘊含和田玉文化的玉門山,展現兵團精神的白楊路,記錄援疆精神的京建路,體現鄉村新變化的稻香路等等。
博望峰地名點亮。鞠秀琦攝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聯合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自治區民政廳、和田地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在民政部印發《關于開展“鄉村著名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的引領下,先后15次赴新疆和田地區實地調研,走訪當地企業、居民300余人次,完成200余項地理實體調研和勘測工作,并深入挖掘昆侖文化、中華玉文化等內涵,掌握兵團精神、喀拉昆侖精神、援疆精神等精神符號,最終形成《和田地區重要地名命名方案》。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副主任、研究院吳堅表示,命名方案以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地名命名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傳承文化構筑共有精神家園”的主線開展編制,在文化元素使用上兼顧文化展示和好找易記,力圖實現地名“起得好、織得密、用得準、傳得遠”。
地名是承載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地區命名不僅是地理標識的完善,更是文化滋養、管理服務、經濟發展的多重升級。相信和田地區這一批地名將成為構建邊疆語言體系、增強邊疆治理能力、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支撐。
(中國日報記者 毛衛華|鞠秀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