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新疆石油學會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鑒定,同意通過由新疆油田公司準東采油廠、新疆大學聯合申報的《復雜裂縫型特低滲砂巖油藏高效開發穩產技術與示范》研究成果。
據了解,此次鑒定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擔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袁士義,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馬華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俄羅斯外籍院士于興河,原新疆油田分公司首席專家張明玉,中國石油大學(克拉瑪依校區)教授紀友亮,國土資源部石油天然氣儲量評審專家修力君等擔任鑒定委員會專家。
與會專家們聽取了該項研究成果的詳細匯報。火燒山油田為復雜裂縫型特低滲砂巖油藏,該類油藏開發被視為“世界級難題”。開發初期,注水沿裂縫水竄導致產量快速下降,不注水又會導致地層能量大幅降低,預測采收率僅為9.6%。準東采油廠與新疆大學聯合組建攻關團隊,通過裂縫綜合表征、分類治理及立體注采調整,實現了從“不敢注水、不能注水”到“注夠水、有效注水、精細注水”的技術性突破和跨越,建成了國內首個裂縫型特低滲油藏精細注水示范區,實現了持續30年穩產30萬噸,探索總結出了裂縫型油藏注水開發的“五四三二”長效穩產模式。
鑒定委員會專家們在聽取匯報后對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并提出部分修改意見。在經過項目組人員的答辯后,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同意通過成果鑒定,并認為該研究具有明顯的理論和技術創新,研究成果內容豐富、應用推廣效益顯著,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此次成果鑒定的順利通過,代表著該項研究成果可進一步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獎的評選,意味著準東采油廠向高層次成果申報邁出關鍵一步。(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李蓮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