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開展“三強三優”(強理念、優品牌,強主業、優服務,強管理、優質效)專項活動以來,新疆阿克蘇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以主動靠前服務,為民排憂解難為著力點,用心用情當好“服務員”,不斷為基層治理注入“法治動能”。
阿某與木某是拜城縣老虎臺鄉托普魯克村村民,2024年阿某與木某感情破裂協議離婚,根據《離婚協議書》約定,現金9000元歸前妻阿某所有。由于離婚時木某將現金用于投資生意,手頭暫無流動資金,便向前妻阿某出具欠條,明確還款期限。然而,約定期限屆滿后,盡管阿某多次催要,木某卻始終以各種理由推脫。
“我沒辦法一次性拿出9000元,我想分期履行。”木某提出解決方案。
“我不同意分期履行。”阿某堅持一次性付清。
阿克蘇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駐拜城縣老虎臺鄉托普魯克村駐村工作隊在了解到該矛盾后,主動靠前服務。由于村委會更了解當事人雙方家庭情況及性格特點,于是工作隊啟動聯動聯調機制,聯合村委會及司法所干部上門調解糾紛。村委會負責安撫雙方情緒,從情理角度出發,勸解當事人心平和氣解決問題。工作隊則從法理角度出發,講解生效的判決文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法條,幫當事人理清雙方責任。經過調解,木某當場給付現金9000元。
“以前大家有了矛盾都是比誰吵得‘更厲害’,現在都愿意來找工作隊員調解,比誰‘更占理’,懂得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村子里的矛盾糾紛少了很多。”阿克蘇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駐拜城縣老虎臺鄉托普魯克村第一書記阿曼吐爾·提尼西說。
如何將司法為民工作延伸到基層一線?工作隊充分發揮派出單位后盾作用,選取土地糾紛、撫養贍養、財產糾紛、婚姻繼承、反詐防騙、安全生產、禁毒防毒等相關法律知識及典型案例,持續開展普法工作,將法律法規“零距離”送到群眾身邊。同時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講解民間借貸、擔保、人身損害賠償等方面的法律知識,基層治理效能不斷提升,法治思想根植各族群眾心靈深處。
據悉,今年以來,共開展普法宣傳活動15場次,解決困難訴求10件,累計化解勞動人事爭議、家庭婚姻、債權債務等矛盾糾紛9件。(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曹春華 葛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