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多個街道和社區積極開展了一系列接地氣、有溫度、聚人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居民生活注入文明新風尚,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幸福感與歸屬感。
雅瑪里克山街道鐵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第一網格黨支部聯合轄區單位組織黨員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開展檔案研學活動。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居民們近距離接觸歷史檔案與老照片,聆聽檔案背后的城市發展故事。一件件實物,一行行記錄,使書本上的歷史變得立體可感,增強了居民對城市文化根脈的理解與自豪感。
長勝東街道蘇家莊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志愿者隊伍深入轄區林帶,開展環境衛生清掃志愿服務。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手持工具,彎腰仔細撿拾散落在林間步道、草坪上的紙屑、塑料袋等垃圾,以實際行動守護身邊的綠色空間,傳遞文明環保理念,為城市生態增添亮色。
環衛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創新推出“我愛閱讀 拆字拼書名”活動,巧妙融合了文字解構與閱讀推廣。居民們興致勃勃地拆解文字部件,拼湊出一個個經典書名。活動現場充滿了思考的樂趣與恍然大悟的歡笑,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重溫經典,激發起對閱讀的濃厚興趣。
騎馬山街道西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聚焦居民日常需求,貼心舉辦義剪便民活動。理發師志愿者熱情服務,為社區老人、兒童等提供免費理發。剪刀翻飛間,銀發老人精神煥發,孩子們露出清爽笑臉。細微之處見真情,一把剪刀傳遞了社區對居民的關懷,剪短了頭發,也拉近了鄰里距離。
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精準對接了居民在精神文化、環境保護、社區服務等方面的多元需求,是文明實踐扎根基層、服務民生的生動寫照。從觸摸歷史文脈到守護綠色家園,從書香浸潤心靈到細微處傳遞關愛,各街道社區正不斷拓展文明實踐的廣度與深度,將服務送到居民心坎上。社區“小實踐”正凝聚成城市文明的“大能量”,共同締造著和諧美好的幸福生活圖景。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漢玉佼、劉沁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