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24日,由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寧波市援疆指揮部指導,庫車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協辦的“同心筑夢十五載 絲路共繪新篇章”寧波青瓷甌樂新疆巡演,為新疆觀眾獻上了一場跨越地域的非遺視聽盛宴。
青瓷甌樂作為伴隨越窯發展而生的獨特藝術形式,以青瓷碗、碟、盆等日常器皿為樂器,其音色清麗婉轉,傳承千年唐宋遺韻。慈溪市青瓷甌樂藝術團自2009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這項非遺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此次帶著古老而鮮活的技藝踏上新疆巡演之路。
巡演首站走進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小學、第十一中學等各小學,清脆的甌樂聲如靈動的精靈,讓師生耳目一新。
庫車市第十一中學教師徐小英說:“我和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傳統藝術的魅力,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今后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我將會把更多的傳統音樂融入到課堂中。”
在龜茲小巷演出當天,小巷內人頭攢動,游客和當地居民紛紛駐足聆聽。樂團演奏者們巧妙地將龜茲文化元素融入演奏中,通過《青春舞曲》的旋律將新疆大地的熾熱與詩意娓娓道來,讓觀眾沉浸在音樂與歷史的交融中,感受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青瓷甌樂團成員葉文贏說:“我感受到了非常多的市民的那種熱情和好奇心,就是激起了我們內心那種激昂的心情,能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演出中那種情緒更激昂。”
阿克蘇地區劇院和塔里木大學的演出同樣精彩紛呈。每到一處,演出團隊都以精湛的技藝和飽滿的熱情表演,當地觀眾無不被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深深吸引。
阿克蘇市民鄭艷萍說:“我們第一次看到過這些打擊樂,都是以青花瓷這種敲打音樂的,很扣人心弦。”
巡演的最后一站來到和田,并在這里舉辦兩場演出。演出現場,《叩天》《屯田》《鍛爍》《祈桑》等精心編排的曲目次第上演。樂手們通過擊鼓、敲擊青瓷器皿,配合蟾塤吹奏及古箏、二胡等傳統樂器,生動再現越窯制瓷的輝煌歷史場景。當經典民歌《青春舞曲》以青瓷甌樂重新演繹時,傳統藝術與現代旋律的碰撞,更是讓現場觀眾沉浸其中。
和田市民美合日古麗·圖爾蓀托合提說:“樂手們的手指在青瓷樂器上快速地敲擊,和厚重的敲擊聲配合默契,氣勢磅礴。我當時都忍不住跟著節奏鼓掌了,感覺自己的血液都沸騰起來了。”
此次活動為期7天,深入庫車、阿克蘇、阿拉爾、和田四個城市,共舉辦演出6場,累計吸引觀眾人數超過2萬余人次。
青瓷甌樂團副團長朱婭芳說:“這次來新疆巡演是我們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我們的演奏員們帶著青瓷甌樂走進新疆的各個城市,感受到了當地群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渴望。同時,我們也看到新疆也有著豐富多樣的音樂文化,希望在未來能夠有機會與南疆的音樂家們同臺演出,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作品,促進兩地文化的交流與傳承。”
庫車絲路龜茲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經理雷豆說:“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寧波等地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資源,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動庫車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此次青瓷甌樂新疆巡演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與傳承。它讓新疆各族群眾近距離感受到了江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促進了寧波與新疆地區之間的文化互動與融合。
寧波市援疆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庫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曹剛說:“我們也希望通過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演繹,通過我們青瓷甌樂新疆的巡演,共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 趙家樂 王欣怡 周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