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援疆通過政策扶持、資源導入等方式,持續加大對新疆和田市的幫扶力度,全力優化當地營商環境。同時,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成功吸引了一批優質企業落戶北京和田工業園區,逐步培育起醫療科技、紡織服裝、大數據等特色產業集群,不僅為和田市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還成為推動和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展現出北京援疆工作在促進區域協同發展中的積極成效與強大動能。
醫療科技:科技創新賦能醫療耗材產業
新疆睿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落地和田市北京和田工業園區,該企業憑借自主研發的30余條全自動生產線,實現日產醫療耗材2萬件,產品輻射全國各地及海外市場,推動和田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6月21日,記者走進新疆睿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現代化廠房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制作、折疊、打包,將打包好的手術衣發往各地。
新疆睿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葉炳成介紹說:“我們目前配備32條生產線,主要生產的是手術衣和隔離衣這類的產品。目前帶動就業220人左右。”
新疆睿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和田市“專精特新”培育企業,目前,該企業已取得2項實用新型專利。自主研發的復合型手術衣防滲透性能也達到了國際標準,進一步填補了南疆高端醫用耗材生產空白。
新疆睿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葉炳成說:“我們將以新疆為突破口逐步打開國內市場。計劃近期配備兩條全自動化的設備,屆時,我們的產量將從目前的兩萬件每天,增長至5萬件每天。”
紡織服裝:就業惠民的“生命線”
穿過園區主干道,新疆紗纖億股份和田經綸服飾有限公司與新疆萬馬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聲轟鳴。作為和田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家企業通過“產業+就業”模式,累計解決當地就業1000余人。
這兩家企業都引進了智能吊掛流水線,可以實現從裁剪到包裝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作為服飾生產企業,這些企業培訓和田地區的農民成為產業工人,讓婦女在家門口就業。
“來企業工作快六個月了,這里的待遇好、環境好,一個月工資2100元到3500元。今后,我也會更加努力提升業務技能,爭取增加個人收入,讓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新疆紗纖億股份和田經綸服飾有限公司生產尾部組長阿依努爾·阿卜杜海比爾說。
據了解,新疆紗纖億股份和田經綸服飾有限公司占地13595.24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固投達1200萬元。截至今年5月底,完成產值2800萬元。
新疆紗纖億股份和田經綸服飾有限公司廠長邱圣華說:“目前,我廠已帶動500余人就業。未來計劃擴大生產產能,今年,可以再提供500個崗位。”
數字經濟:數字賦能 推動產業智能化
作為園區內的大數據企業,新疆協盈大數據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大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應用服務,業務范圍涵蓋了多個領域,為眾多企業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和解決方案,也為和田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合適且滿意的就業崗位。
新疆協盈大數據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樂翔說:“因為我們企業在和田這邊是主要是做數據標注的,在當地的人才是比較稀缺的,而且培養一個數字人才的周期是非常長的,我們在培訓和就業方面,和田市人社局也是給我們配套了一些政策支持。”
在這家企業員工隊伍中,有不少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的和田當地學生。蘇比伊努爾·阿不拉克便是其中一員,她去年從昌吉學院商務管理專業畢業后加入了協盈大數據,現在已經成為了公司的項目經理。
新疆協盈大數據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蘇比伊努爾·阿不拉克說:“在這里工作,讓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充滿了信心。我希望能利用所學的知識,做好這份探索大數據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
“我們主要是要在零售行業還有自動駕駛行業,要再投入更大的研發,然后把我們的算法和平臺做得更智能化。”新疆協盈大數據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樂翔說。
據了解,北京和田工業園區現有企業353家,共帶動就業11000余人。其中,生產制造業企業86家,經營類企業267家,規上企業16家,紡織服裝企業13家。通過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生物醫藥、數字經濟、農副食品加工、能源電力、商貿物流等產業集群,形成以工業經濟和物流配套為支撐的產業聚焦區,加快產業鏈環節向中高端邁進,構建和田特色現代產業體系。
北京和田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潘萬玉表示:“北京和田業園區將始終聚焦推動經濟 高質量發展,多措并舉,全力為企業做好服務保障,持續秉持‘無事不擾 有求必應’的理念,全方位服務企業各類手續辦理;建立崗位需求信息庫,根據企業運行實際,實行‘一企一策’用工保障,確保園區企業高效運轉,不斷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從戈壁荒灘到產業新城,北京和田工業園區的蛻變,是新時代和田發展的縮影。醫療科技守護生命,紡織服裝托起民生,數字經濟激活未來。當北京產業援疆與和田資源稟賦深度融合,一幅“產業興、百姓富、邊疆穩”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 閆兆霞 阿不都克日木 吾爾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