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和田市拉斯奎鎮,“疆三代”萬金亮用八年時間將一片不毛之地打造成集種植、養殖、旅游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他在企業轉型后推出的“員工共享紅利”模式,讓拉斯奎鎮的百余名村民從打工者變身“股東”,將扎根邊疆的創業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共同富裕成果。
2017年,萬金亮響應和田地區招商引資號召,在拉斯奎鎮一片無水無電的荒灘上建起了“新袖田園”。創業初期,當地村民們像親人般幫助他、支持他,政府也開通土地審批綠色通道,幫助他建立紅棗廠。然而2022年,企業因政策判斷失誤陷入債務危機,高額負債讓萬金亮一度瀕臨崩潰。
和田新袖田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員工阿依佐合熱·喀特木江說:“看到萬大哥遇到經濟困難,我們雖然也幫不了什么忙,但我們決定支持他,跟他說沒有工資我們也照樣跟著他干,一起渡過難關。”
和田新袖田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金亮說:“有了員工們的支持,還有政府幫我梳理政策、調整策略,組織村民到園區舉辦活動聚人氣。通過宣傳,有了人流量,慢慢地就好起來了,在大家的幫助下,我的企業也挺過了難關。”
歷經無水無電的艱辛、債務危機的考驗,在員工們不離不棄的支持和政府關鍵幫扶下,新袖田園開啟了“共享發展”新篇章。萬金亮創新推出了員工入股計劃,每年向持股員工分配3600元經營紅利,其中2400元按月發放。這不僅是一份收益,更重塑了企業與員工的關系。
和田新袖田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員工阿卜力克木·麥提圖爾蓀說:“萬大哥像家人一樣關心我們,教我們各方面的技能,讓我們成了股東,帶著我們一起致富。這份紅利讓我們更有干勁了。”
和田新袖田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金亮說:“我們相處已經這么久了,生活和工作早已融在一起。今后我還要繼續帶著我們周邊村的老百姓,一起富起來。”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 卓萍萍 才讓東主 吳旭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