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魯木齊縣永豐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上,沙依巴克區正以科技為筆、以產業為墨,勾勒著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6月5日,“首席組團永豐行,科技賦能鄉村興”——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場活動在永豐鎮重磅啟幕,新疆科技廳、農業領域首席專家、高校科研團隊與企業代表齊聚田間地頭,通過“智力賦能”“技術落地”“產業聯動”,為烏魯木齊近郊農業現代化注入創新動能。
科技智囊團“上崗”,激活鄉村振興“智力引擎”
活動現場,沙依巴克區人民政府向新疆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浩、新疆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專家吳鵬昊和新疆畜牧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專家劉武軍3位行業領軍者頒發“現代農業首席顧問聘書”,標志著一支“帶技術、帶項目、帶資源”的科技智囊團正式“扎根”永豐鎮。專家們走田間、進大棚,實地調研作物長勢與養殖情況,針對農戶在種植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品種優化等具體問題,進行 “面對面” 技術指導與現場答疑。
產學研用“無縫對接”,打通科技轉化“最后一公里”
活動現場舉行了授牌儀式和4項簽約儀式,實現了從“技術圖紙”到“田間實景”的跨越。
校地合作:新疆農業大學將在永豐鎮共同設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實訓基地”,這一基地的建成,將為高校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平臺,加速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沙依巴克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訂單農業:自治區維吾爾醫醫院與永豐鎮合作協議的簽訂,是永豐鎮積極探索致富轉型之路的生動注腳,在沙依巴克區人民政府積極牽線搭橋下,雙方形成“醫院供技術、包銷路,農戶管種植”的訂單農業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農戶種植風險、拓寬了增收渠道,更為鄉村產業振興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特色發展路徑。
產業協同:新疆農業科學院綜合試驗場與永盛村達成技術服務協議,通過聯合建立馬鈴薯試驗示范基地,促進馬鈴薯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新疆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與新疆昆侖魚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將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在漁業領域的推廣應用。
此外,烏魯木齊市科技局與新疆農業科學院向永豐鎮所轄的6個村和長勝大隊農業帶頭人贈送《新疆蔬菜種植方法和技巧》等科普書籍,并啟動“科技特派員”計劃,為永豐鎮播下“富口袋+富腦袋”的種子,讓“金點子”變“好收成”。
科技成果 “大閱兵”,田間地頭秀出 “硬核實力”
在“多元助農活力展”區域,一場農業科技 “盛宴” 吸引村民駐足。風光電儲動態供能的工廠化植物云倉系統前端、魚病快速檢測裝備、植保無人機、優質種子展示等,充分展示了智慧農業技術的魅力。科普大篷車進農村活動也吸引了眾多村民的參與,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
“過去種土豆憑經驗,現在有專家‘開方子’,種植效益有了顯著提升!”永盛村書記范金龍指著與農科院共建的馬鈴薯基地感慨。
沙依巴克區科技局局長崔迎春表示,此次活動搭建起“政產學研用” 合作平臺,未來將持續推動“科技特派員駐點服務”等舉措,讓科技真正成為農民手中的致富法寶。
作為“政產學研用”深度合作的前沿陣地,沙依巴克區將持續探索 “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技術人才本土培育、特色產業品牌化發展” 的可持續路徑,全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