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疆老友”的絲路情緣
當83歲的小島康譽緩步走上2025年新疆旅游發展大會的講臺時,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位日本友人用流利的中文說道:“43年間,我來新疆150多次,庫車來了四五十次。與其說我捐贈了多少錢,不如說我把心留在了這里。”這句深情告白,成為這場國際文旅盛會最動人的注腳。
(2025年新疆旅游發展大會上小島康譽致辭。李湘玥攝)
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文化顧問,小島康譽的發言PPT里滿是歷史照片:1982年他首次見到的克孜爾千佛洞斑駁壁畫,現在已逐步修繕;當年他捐贈10萬元啟動保護的遺址,現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我作為鳩摩羅什第109代弟子,看到它每年吸引百萬游客,比任何榮譽都欣慰。”他撫摸著講臺說道。
談及如何向世界講好新疆故事,他建議:“跳出‘古老絲路’的刻板印象,通過旅發大會展示新疆的現代城市建設與旅游新貌,讓更多人看到一個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真實新疆。”他更以“新疆是我的第二故鄉”表達深情,“若有一天離開人世,我愿將骨灰撒入塔克拉瑪干沙漠”。
兵地融合的“文旅答卷”
在2025年新疆旅游發展大會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市展現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圖景。第二師鐵門關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侯莉華介紹,當地軍墾文化與庫車歷史文化、阿克蘇生態資源形成互補,通過“環塔里木旅游圈”建設,今年已實現客源互送12萬人次,重點推進的開都河生態文化旅游區將成為南疆旅游門戶。第十三師新星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袁青鋒表示,兵團紅色文化與哈密東天山等自然資源深度融合,打造“自然觀光+紅色研學+產業體驗”的全域旅游模式,未來將推動“河西走廊-東天山”跨省旅游環線建設。各兵團正以旅發大會為契機,通過資源共享、線路共推,讓兵團紅色文化和生態資源走向全國,為打造“美麗新疆 繁榮兵團”特色品牌貢獻兵團力量。
各界達人點贊新疆文旅新變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知名主持人、新疆文化旅游宣傳大使尼格買提接受記者采訪。李湘玥攝)
作為新疆文化旅游宣傳大使,央視主持人尼格買提在采訪中深情推介:“阿克蘇不只有蘋果,更是一扇打開新疆多元文化的大門。托木爾大峽谷、龜茲文化遺跡都值得細細品味,庫車就像一本厚重的歷史書、文化書、美食書。”他特別提到,新疆四季皆美,需要游客放慢腳步用心感受。
同時,在2025新疆旅游發展大會上,多位網紅達人也分享了他們對阿克蘇文旅發展的切身感受。旅游博主“小熊旅記”陳秀梅表示:“庫車熱斯坦老街煥然一新整潔有序,民俗風情和美食完美融合。”網紅歌手尕尕提到:“這是我第二次來庫車,第一次是2021年隨央視拍攝獨庫公路,四年后再來,變化太大了。作為新疆代表,我想通過旅發大會邀請海內外游客來大美新疆。我演唱了很多新疆題材的歌曲,未來想以阿克蘇紅蘋果、庫車小白杏等農副產品和特色景區、歷史古跡為題材,用我的女低音傳播新疆。”
這些來自文旅達人的真實體驗,生動展現了新疆旅游品質的提升和文化魅力的持續釋放。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李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