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想用‘博士’的頭銜賣瓜子!”……
1月19日23時30分,帶領村民結束直播的劉珊,對是否用“博士”頭銜在網上賣瓜子的事,再次與弟弟進行著“論戰”。
最終,劉珊以絕不退讓的姿態占了上風。
劉珊,30歲,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專業博士生。
2024年,她以保留學籍的方式,回到溫泉縣塔秀鄉浩圖呼爾布勒格村幫父母賣瓜子。
她的工作日志上,早晨開會、中午出貨、下午員工培訓、晚上直播,每個時段的安排十分緊湊。
“白天連軸轉,夜晚焦慮睡不好覺,第二天還必須早起。”劉珊說話語速飛快,一邊與記者交談,一邊“指揮”弟弟盯好設備,“命令”媽媽回房休息,提醒爸爸應酬完早點回家,安排副廠長晚上學習直播帶貨,中間還快速查看了前一天的業績。
這樣的性格,與她從小被同學稱為“學霸”,被家人稱作“強丫頭”很吻合。
“雅思總分9分,我在俄羅斯讀碩士研究生時考了7分,還獲得6萬元獎學金。”劉珊說,她深受父母影響——他們從開小商店起步,發展到2000平方米的餐廳,最好的一年賺了900多萬元。
2018年,劉珊的父母投資1700萬元,在村里成立公司,開始賣瓜子。
“再苦再難,我們沒耽誤過孩子們的學習,只要他們有個體面工作,這輩子值了。”劉珊的父親劉盛能說,女兒考博成功,他很自豪。
2023年,劉盛能的妻子李琴突發心梗,兒子辭去武漢的工作回家照顧。他又投資800萬元,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帶動周邊村民種植了5萬畝向日葵,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
2024年9月,劉珊考上博士研究生。不料,媽媽又突發腦梗,失去勞動能力。兩個月后,她辦理休學,回家幫父母打理公司。
現在,爸爸看著女兒每天圍著瓜子轉,心情復雜。
媽媽心里同樣糾結,天天讓人攙扶著,去廠里看看。
生意不錯。劉珊帶著村民培育新品種、研發新口味、推出精美小包裝。
公司的瓜子出口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接著,又與百名網紅合作開展直播帶貨,還與京東、抖音、快手等平臺簽約。
從象牙塔到生意場,劉珊切換身份,實現一個又一個新目標:
這個跨年夜,她與疆內外50多名網絡主播互動,推出新研發的4款產品;
1月3日,前往杭州參加新疆特產年貨節活動,當日售出40萬元瓜子;
1月5日至9日,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參加產品推薦會,線上線下銷售額達百萬元;
1月10日,換上先進的炒瓜子設備;
1月12日,在烏魯木齊開設瓜子直營店,建成電商物流中轉倉,提升貨物調配效率……
記者看到,劉珊在村里成立的電商培訓基地和“一村一品”直播培訓基地,每天都有人來學習。
62歲的村民蘭昌玲種了一輩子地,以前只能等著商販來家里收瓜子。現在,她是合作社的社員,還是帶貨主播,賣瓜子月入七八千元。
村民韓芳和丈夫劉李兵現在是公司的副廠長和車間主任。今年打算在自家地里種植新品種——紫色馬牙瓜子。
劉珊說,溫泉縣鄰近阿拉山口口岸,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了發展機遇,她發現了很多商機。
一些主播建議劉珊用博士身份帶貨引流。弟弟也希望以此增加熱度。但是,她想沉下心靠品質說話,而不是用“博士”身份換流量。
劉珊說,公司還要繼續壯大,她正在謀劃引進職業經理人,培訓更多農村電商,吸納新農人加盟合作……
她的下一個目標是開拓歐洲等海外市場,讓那里的人們也嘗嘗中國新疆的瓜子。
(記者 白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