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石鑫
重大項目是讀懂新疆經濟的一把鑰匙。
站在歲尾回望2024,不難發現,新疆的高質量發展在一個個重大項目中得到集中體現——服務國家全局要靠項目支撐,建設“十大產業集群”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離不開項目載體,增進民生福祉同樣需要項目托舉。
這一年,更加深刻認識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必須牢牢牽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新疆上下聚焦有效益的投資,精準有效抓好重大項目建設,構建一批新的增長引擎,為未來發展蓄勢賦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探索路徑。
夯實基礎:
更好服務國家全局使命
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局。
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打造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打造維護國家地緣安全的戰略屏障,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新疆的期望和囑托。
新疆要更好履行使命責任,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作出新的貢獻,就必須全面提升自身實力。重大項目作為經濟行穩致遠的基本盤和發力點,是夯實擔當“國之重任”的基礎。
今年以來的一系列部署安排可以充分印證——
新年伊始,自治區黨委十屆十次全會召開,對2024年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進行了全面系統部署,提出科學謀劃實施一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項目。
隨后,自治區兩會確定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左右。
2月26日,仍是寒冬的新疆舉行了2024年一季度全區重大項目調度會,把項目建設作為開春拼經濟的主戰場,釋放了以高質量項目突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今年以來,在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保持投資穩定增長面臨一定壓力的情況下,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延續了規模擴大、結構優化的發展態勢,各項存量和增量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新疆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6.2%,增速高于全國2.8個百分點。
11月29日,烏魯木齊鐵路物流中心準東營業部貨場內在進行叉車裝敞頂箱煤作業。汪彥花 攝
回顧全年,蘭新鐵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線全線開通、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機場工程(民航專業)竣工驗收啟動,一批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新疆新能源裝機規模年底有望突破1億千瓦,油氣當量、原煤產量的增速增量均居全國首位,疆電外送、疆煤外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作用持續提升;大紅柳灘稀有金屬礦、火燒云鉛鋅礦等世界級礦床加快開發建設,更多礦產資源被喚醒……這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硬支撐。
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著眼國家所需、新疆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大力推進新疆千百億工程、建設“十大產業集群”、基礎設施“十張網”……既狠抓落實、又重抓謀劃,一批質量高、效益優、前景廣的項目在天山南北開花結果,不斷開創新疆發展新局面,不斷提升新疆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和分量。
精準發力:
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從宏觀經濟整體架構與內在邏輯深入審視,需求不足仍是制約經濟復蘇動能穩健性與可持續性的關鍵堵點。年初開始,“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成為擴大內需工作發力的重點方向,也是新疆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的必然要求。
所謂“有效益的投資”,就是有質量、有效率、有回報的投資。這并不是一個新提法,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曾明確提出,要“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自治區黨委十屆十次全會也明確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從發展看,錨定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必須提高投資的精準性、有效性。
2023年,新疆以重大項目建設牽引有效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位居全國前列。“疆電外送”第三通道、羅若鐵路、巴里坤機場、環塔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策勒河昆侖水利樞紐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有力支撐了全區經濟增長,也充分印證了在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沖擊下,有效投資是新疆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石。
當前,面向高質量發展要求,面對多方面機遇和挑戰,亟須拓展投資空間,鍛長板、補短板。
今年初,自治區繼續發布重點項目清單。經中期調整,2024年新疆計劃實施重點項目由430個增加至466個,總投資達3.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500億元。
“總量規模雙提升,是近幾年以來的最高增幅。”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項目建設管理處處長王歡說,相較以往,如今重大項目的牽引帶動作用更突顯,投資結構更優化。
聚焦年度投資目標任務,新疆開展“投資管理和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建設年”活動,用好項目建設“十大機制”和“六重清單”,完善“一企一專班”服務模式,優化區域重大生產力布局、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播下良種必然收獲良果。9月28日,“疆電外送”第四通道電源項目在若羌縣開工。這是今年新疆開工的首個千億元級重大項目,從納入國家規劃到配套電源獲批,前后僅用時266天,創造了全國“沙戈荒”大基地及配套電源方案獲批最快紀錄。
10月7日,國家能源集團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項目開工前一天現場圖。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石鑫攝
總投資約1700億元的國家能源集團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項目開工,新疆新業集團準東2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獲得國家賦碼,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新疆段實現全線貫通……立足比較優勢與發展機遇,新疆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動能強勁。
資本是用“腳”投票的。哪個區域的市場更成熟、服務更到位、配套更完善,資本與優秀企業就向哪個區域集中。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新疆共落實執行招商引資項目3758個,引進區外到位資金7168.68億元。
以人為本:
項目建設傳遞民生溫度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
抓項目、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一項項重大項目落地,不僅積蓄著發展動能,更傳遞著民生溫度。
堅持緊貼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疆重大項目的惠民腳步越來越快,惠民之路越來越寬。
青河縣阿熱勒鎮一處遠冬牧場的“幸福驛站”里,爐火正旺。阿勒泰地區將“幸福驛站”和遠冬牧場基礎設施建設確定為民生實事之一,新建或改造提升牧區“幸福驛站”服務功能,全力打造現代牧區。現在,164個“幸福驛站”有效解決了轉場牧民洗澡難、住宿難、吃飯難、看病難問題。
塔城地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也將迎來一件大事。南北疆天然氣利民管道擴建工程在上述3個地州的5個管道項目將于年底投產。
全面推進南北疆天然氣利民管道擴建工程是2024年新疆十件民生實事之一。項目建成后,將惠及24個縣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2個團場1100萬人口,對推動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和生態環境保護有著重要意義。
一間房、一股氣、一段路……凡是群眾關心的就是民生。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就要上天入地、爭分奪秒,補齊民生短板。
2024年1月1日,喀什市乃則爾巴格鎮中心幼兒園小朋友在迎新活動中了解中國結。謝文露 攝
持續加大教育資源投入。新疆平均每102個幼兒擁有1所幼兒園,每783個小學生擁有1所小學,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8.25%。
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建立,現在新疆每個村都有標準化衛生室,縣級醫院都能實現遠程醫療,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
持續改善群眾住房條件。新疆累計建成270萬套農村抗震安居房,1100多萬農牧民搬進新家。
……
打通了衣食住行的“最后一公里”,群眾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重大項目也被賦予更多期待和更廣內涵。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明年要抓好的首要重點任務。
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消費和投資組成的內需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未來投什么?怎么投?
會議也作出部署: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加強財政與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
所謂“兩重”,是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已提前下達明年部分“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重點圍繞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認真篩選一批符合投向、前期工作成熟、具備下達條件的項目,做好資金爭取工作。謀劃了一批重大工程項目、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爭取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綱要。
即將到來的2025年,是“十大產業集群”建設縱深推進之年,又是“十五五”規劃編制啟動年,新疆又將怎樣起筆項目建設的文章,我們拭目以待!